關鍵字:音波
-
二手菸是脂肪肝原兇? 醫師提醒脂肪肝死亡風險高9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48統計發現,台灣成年人中,男性每2人中就有1人有脂肪肝,女性每3人中也有1人有脂肪肝。有醫師警告,在B型肝炎疫苗預防接種政策後,B型肝炎致肝癌率大減,未來脂肪肝可能會變成肝癌的重要發生原因之一;另外,研究發現,童年期吸二手菸,成年後發生脂肪肝的風險翻倍,值得注意! -
白內障手術22年視力仍清晰! 醫揭人工水晶體壽命關鍵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666666832張正忠醫師強調,人工水晶體普遍具良好長期穩定性,因此並無使用年限的問題。易思博先生表示,自22年前置換過單眼人工水晶體後,即使他後來的每日常生活中,或在每次的眨眼瞬間,也不曾察覺有異常或不適。易思博先生形容「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人工水晶體的功能維持正常,如同正常人眼睛的視覺一般,舒適輕鬆。 -
40多歲女腮腺長多形性腺瘤 手術摘除以防轉變惡性風險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813新竹台大分院病理部醫師李宥徵說明,人體當中主要的大唾液腺分布在腮腺(耳下腺)、頷下腺及舌下腺3處,而多形性腺瘤便是最常生長在這些位置的腫瘤,多數統計資料均顯示佔所有唾液腺腫瘤的一半以上。 -
人工受孕成功!孕期卻出血 中醫保胎調理守護母嬰健康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8681奇美醫院中醫部婦兒科主任王瑜婷說明,先兆性流產發生率約為25%,主要症狀為在懷孕20周前出現陰道出血,並可能伴隨下腹抽痛痙攣、骨盆痠痛、下腹壓迫感、腰痠或背痛等不適,其中有一半的機率會發展成早期流產。 -
預防白內障不分年齡!盤點常見風險因子 多保護水晶體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467隨著人口高齡化及現代人過度使用3C產品,白內障的發病率逐年增加!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郭又瑋表示,白內障主要風險因子與年齡增長有關,其他包括紫外線暴露、糖尿病、抽菸和酗酒、服用特定藥物等因素也會導致發病,民眾可改變生活習慣,降低罹病風險。 -
骨科術後疼痛如何解? 超音波導引神經阻斷能精準止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43新竹台大分院麻醉部主任吳峻宇說明,「超音波導引神經阻斷」是種精準的止痛方式,傳統的神經阻斷術通常依賴解剖標誌進行定位,而超音波導引技術則通過即時影像精準定位神經,直接引導麻醉劑注入。 -
XY染色體不一定是男!奧運性別爭議燒 林郁婷陷風波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638「台灣拳后」林郁婷參加巴黎奧運,昨(4)日順利擠進4強,得牌有望,但連續多日遭《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美國前總統川普、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等人公開質疑,讓她淚灑會場。婦產科名醫蘇怡寧在社群貼文,他表示,曾收治1名擁有XY染色體的女嬰,檢查後發現是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突變,「就是一個具有XY染色體的女生」。 -
三餐外食、不運動!工程師1年胖10公斤 肝指數還異常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31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品貽指出,現今社會中,肥胖(尤其中央型肥胖)、糖尿病、血脂肪異常等健康問題逐漸成為高危險群的標誌,這些人不僅得面對體重的困擾,還可能遭遇脂肪肝的潛在威脅。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體重正常,仍可能因基因影響而罹患脂肪肝,同時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都會造成這類族群風險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