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霸凌
-
憂鬱症12大類型全解析 9大前兆透露警訊可望及早防範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158憂鬱症是1種情緒障礙,大多患者會分階段發作,其中憂鬱症狀也會與正常情緒交替出現,情緒有時還可能異常高漲,甚至出現過動、易怒與焦慮不安等症狀。 -
網路霸凌高峰落在11至13歲 專家:設使用界線保護自己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977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2024年3月發布的《學齡兒童健康行為》(HBSC)研究指出,大約16%的11至15歲兒童遭受網路霸凌,此數據高於4年前的13%。 -
青少年罹患憂鬱症想自殺! 醫建議家長從13個病徵觀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030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精神科醫師陳昱文表示,企圖自殺和自殺身亡的青少年中,多數有罹患憂鬱症,且具13個共通性特徵,若能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治療,將能阻止悲劇發生。 -
青少年愛用社群媒體 董氏籲:建立互動界線防止被網暴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835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說明,青少年習慣透過網路分享自己的生活與觀點,甚至談到理想的夢幻職業時,網紅/Youtuber 都在前3名,這顯示年輕世代對網路世界的嚮往,但值得注意的是,層出不窮的網路霸凌,對青少年身心的影響不可小覷。 -
男性喝豆漿容易罹患男性女乳症? 醫駁斥並揭真正成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015翁日升醫師說明,男性女乳症指的是男性胸部因為過多的乳房組織增生而變大,導致乳房突出、下垂、激凸,甚至乳房腫痛等症狀。主要是因為體內的雌激素比例增加,導致雄性激素下降,進而刺激男性的乳腺增大,主要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2種。 -
校園霸凌防制準則修法今上路 鼓勵學生吹哨有免死金牌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253鑒於校園霸凌事件頻傳,教育部指出,自112年3月起即委託專家學者進行「校園霸凌防制準則」檢討,歷時1年,共召開20場次研商會議,6場次公聽會,廣邀教師團體、家長團體、重要民間團體、校長團體、兒少代表、學者專家、地方政府與民意代表討論,深入瞭解處理校園霸凌問題時,實務上面臨的困難,並努力找出解決方案,終於完成「校園霸凌防制準則」修正。 -
校園性別事件防治準則新制3月8日實施 明令禁止師生戀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600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性平法)自去年8月16日修正公布後,其中部分條文指定於今年3月8日起施行。教育部表示,據性平法第21條第1項授權規定,修正發布「校園性別事件防治準則」,其中明確規範5大重點,包括適用範圍納入軍事學校、預備學校、警察各級學校及少年矯正學校、將「實習場域之實習指導人員」列入教師之定義、校長及教職員工與性或性別有關專業倫理事項、精進學校與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機制,避免權勢不對等關係影響等重大新制,以營造友善性別平等教育環境。 -
112年度校園暴力事件近3萬件 兒盟提3大呼籲全面防制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741新北市2個月前發生國三生割頸案,讓台灣的校園安全再度受到關注,教育部校安系統數據統計,2023整年度高中職以下的暴力事件與偏差行為案件近3萬件,平均每天約有71件暴力事件發生。兒福聯盟今(27)日召開記者會表示,據2023年調查顯示,有超過4分之1的兒少(26.6%)不認為自己在學校是安全的,更何況最擔心孩子安危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