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霸凌
-
長高科學打破遺傳迷思 身高180美夢可以成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13模力診所院長陳南宏表示,先天因素如遺傳、人種、性別等,都是影響個人身高的關鍵,例如白種人大多會比黃種人高,父母遺傳也是孩子身高依據,但後天努力絕對能克服先天因素,除了養成良好運動習慣、在正確時間熟睡、再加上適當營養補充,都能夠刺激骨頭生長板增生,讓身高可以比期望值更高。 -
戽斗女職場遭霸凌 不拔牙矯正找回自信美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132戽斗除了在一般普遍認知中,對外貌造成影響外,它還有著許多「隱藏版」的影響力。宋慧玲醫師指出,正常的口腔有著咀嚼、發音、輔助呼吸等功能,以咀嚼為例,戽斗會導致牙齒的咬合面減少,咀嚼作用降低,達不到研磨食物的作用,進而造成消化功能的問題。特別是學齡前的孩子影響最為深遠。此外,戽斗也會造成牙齒難以清潔,導致牙周病、齟齒的發生率也較一般常人來得高出許多。 -
國際名模白斑症上身怕遭霸凌 中西醫治這病觀點不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161中醫師聶美華說明,俗稱「白癲風」的白斑症是1種色素退化疾病,無關年齡或種族都有可能罹患,發病的原因複雜,可能與遺傳、過度曝曬、免疫功能紊亂、情緒抑鬱、精神緊張、生活壓力、內分泌失調、皮膚外傷、環境汙染、內服藥物等有關。西醫認為,當身體負責製造黑色素的細胞失去功能或死亡就會形成白斑,恐是自體免疫失調所引起,因此治療上多以類固醇、照射紫外線、色素移植等方式進行,但這些僅是治標並不治本。 -
高中生沉迷網路世界產幻覺 醫籲多注意孩子心理需求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33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許雅惠評估小均出現失眠、憂鬱、焦慮情況,除了給予藥物治療外,也轉介給心理師治療。治療過程中發現小均覺得自己長期被忽略,加上成績不佳導致低自尊,而選擇網路世界逃避現實。心理師透過認知行為治療,並聯合父母、學校老師,陪伴小均找到興趣與舒壓管道,1年後,今年即將升高一的小均終於順利脫離網路世界的禁錮。 -
5大社群媒體幸福感排名 IG敬陪末座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888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醫師詹佳真說明,16至24歲年輕人是使用社群媒體頻率最高的族群,這個年齡剛好是發展個人認同及建立情緒與心理健康的關鍵時期,家長與師長應該特別注意孩子使用社群網站的狀況。 -
年輕人「機」不離手 eSOS救命網符合時代需求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175由自殺防治台北市生命線協會建置的「eSOS救命網─心理健康多元服務e平台文字即時通」已正式上線,由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薛瑞元、台北市生命線理事長王承熹、台北北區扶輪社社長林文進與參與贊助的各國扶輪社社長,以及資通電腦董事長余宏揚共同主持啟用儀式。台北市生命線成立於1969年7月,提供24小時自 -
職場上遭受霸凌 恐增心臟病及中風危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16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如果在職場上遭到上司或同事的霸凌,可能會面臨心臟病和中風的危機,此研究刊登在《歐洲心臟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 -
網路霸凌殺傷力大 「正義魔人」恐成幫凶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074隨著網路的發達與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表示,近1年來因為遭受網路霸凌而至精神科或身心科求治的個案數量有逐漸上升趨勢,被霸凌者可能因此罹患憂鬱症,及早就醫接受藥物與心理治療,都可以有效減輕被霸凌者所受到的衝擊,希望社會大眾能夠更加重視網路霸凌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