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阻力訓練
-
產後憂鬱焦慮如何緩解? 快走、游泳等中強度運動奏效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639新生命的誕生是件令人喜悅的事情,但從懷孕的那一刻起,女性就會開始面臨到身體的不適與擔心胎兒健康問題的緊張情緒,產後還得在身體尚未完全復原下照顧新生兒,角色轉換的焦慮與壓力,不是一句為母則強就可以輕鬆帶過,媽媽們的身心狀況需要被好好重視。1篇2024年11月發表於《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產後運動可減輕媽媽的憂鬱與焦慮症狀,並降低產後憂鬱的風險,特別是在產後3個月內開始運動可顯著改善心理健康。 -
更年期症狀不只熱潮紅! 失眠、體重增加網友熱議度高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6466更年期是每位女性必經的自然過程,據衛福部網站資料,婦女約在45到52歲之間進入更年期,期間因女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月經將從不規律、逐漸減少至最終完全停止。部分女性可能因更年期而出現不同的身心症狀,其中又以哪些不適症狀最常被提及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更年期症狀」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8大更年期症狀。 -
肌少症老人才會有? 年輕人亂吃、不運動30歲後也難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129肌少症並非只挑年長者,不當的減重、營養失衡的飲食、長期的體能活動不足,青壯年也會有「危肌」!為了避免肌少症降低生活品質、提高罹病率與死亡率,安法診所副院長柯威旭呼籲,大眾應趁早儲存健康的肌肉本錢,阻擋預期的肌肉流失,並顧好肌肉的質量,不僅可以維持身體的靈活度和免疫功能,也能增強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行動力,達成更多的自我實現。 -
阿嬤拉個鐵門竟骨折! 「骨鬆332」自我檢測趨吉避凶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86骨質疏鬆症如同隱形殺手,悄悄地侵蝕骨骼健康,隨著年齡增長,骨鬆風險也逐漸升高。根據國民健康署106至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50歲以上民眾骨質疏鬆的比例為8.1%,其中又以女性高於男性,女性約每10位就有1位罹患骨質疏鬆。臨床常見許多長者往往是在發生骨折就醫後,才驚覺骨質早已嚴重流失,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
回歸健康生活「動」起來! 研究:COPD能用運動改善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48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種影響呼吸的慢性疾病,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挑戰。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顯示,全球每10秒鐘就有一個人死於COPD,而台灣一年也有超過5千人因COPD而死亡,根據專家們的說法,適度地進行運動,將有助於改善COPD症狀。 -
肌少症族群術後復健無力? 術前BFR訓練預先強化肌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198現代人想要維持身材而勤跑健身房「撸鐵」,重量訓練(阻力運動)除了可以促進肌肉生長、鍛鍊肌肉力量,還能預防並改善肌少症。重仁骨科醫院梁峻銘院長表示,對於老年人、手術後病人及肌少症的族群,在進行阻力運動時,搭配血液阻斷訓練法(Blood Flow Restriction, BFR),可刺激生長激素分泌,在低強度的狀態下模仿高強度的訓練結果,達到事半功倍的增肌效果。 -
您有肌少症嗎?醫:肌少症自我評估量表 及早預測風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900重仁骨科醫院梁峻銘醫師提到,肌少症會惡化健康,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風險,一旦心血管和代謝功能受損,恐降低人體基礎代謝率,增加肥胖和代謝性疾病的風險,例如:胰島素阻抗性增強。 -
丹妮婊姐減重遇瓶頸超崩潰! 醫:錯誤減重恐越減越肥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7529部落客出身的美妝Youtuber丹妮婊姐9月15日更新頻道,向粉絲傾訴自己前陣子因為生病,體重不斷飆升,無論嘗試了什麼樣的減重方式都無法如願控制體重,最後選擇就醫檢查,發現自己身體出狀況,也因此導致減重出現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