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野生動物
-
每年2萬人被狗咬傷! 預防破傷風與狂犬病該這樣處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649健保就醫資料顯示,每年至少2萬人被狗咬傷,平均100萬名急診個案就有900多人遭狗咬傷,其中600多人因此住院,換算下來,每天近60人就醫,每年醫療花費逾3000萬元。為此,健保署提醒,被動物咬傷後,應立即以肥皂及清水清洗傷口,再以優碘消毒。 -
麻雀誤觸黏鼠板怎麼辦?別硬扯! 獸醫師建議採3步驟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6676都會區中經常能看見麻雀的蹤跡,「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一般人對麻雀常見的形容。由印度環保團體發起的「世界麻雀日」,訂於每年3月20日,旨在喚起大眾對日常生活中常見鳥類的關注。新北市動保處長期致力於野生動物救援與保護,不僅關心保育類動物,也積極救援都市中常見的鳥類,如麻雀、白頭翁、綠繡眼等。動保處在2024年間共受理1388件野鳥救援案件,這些鳥類因誤觸黏鼠板、其他人為因素或環境影響而受傷,需要即時援助。動保處透過救援與醫療照護,幫助牠們順利重返自然。 -
馬堡病毒爆發累計56病例、12死 盧安達旅遊警示提升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176非洲盧安達共和國爆出馬堡病毒出血熱升溫,疾病管制署今(8)日表示,當地截至10月7日累計確診56例,其中12例死亡。目前已提升盧安達「馬堡病毒出血熱」之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至「第1級:注意(Watch)」,國人如需前往請避免接觸或食用野生動物及接觸醫院病人。 -
今年M痘最年長個案 北部6旬翁染疫前親密接觸多網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257疾管署指出,上週(9月3日至9月9日)新增5例M痘本土個案,年齡介於30多歲至60多歲男性,居住縣市為北部4例及中部1例,發病日介於8月26日至8月31日,因身體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其中2例未完整接種過2劑M痘疫苗。 -
烏龜產卵季1舉動恐耽誤牠! 動保處籲:應遵守3不守則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3822新北市動物保護防疫處表示,今年已接獲55件龜類救援通報,民眾若在外見到外來種及受傷烏龜時,可通報動物處協助處理;而見到健康的烏龜時,請給牠們適當空間,秉持3不守則「不接觸、不餵食、不驚嚇」才是最大的幫助。 -
生人勿近!台灣藍鵲育雛期會攻擊人 民眾若反擊恐挨罰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3846民眾如遇見台灣藍鵲幼雛落巢,先不急著將鳥帶走!新北市動保處指出,要先判斷是學飛的幼鳥,還是沒有行動能力的落巢雛鳥,外觀是否有明顯的外傷,親鳥是否在旁邊,然後再採取相應的援助措施,這才是對幼雛最好的幫助方式。 -
野生動物別亂碰!民眾在新北檢到蝙蝠 竟驗出麗沙病毒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804有民眾日前於新北市中和區拾獲之絨山蝠,經農業部獸醫研究所檢測鑑定為台灣麗沙病毒第2型陽性,其基因型與狂犬病病毒同屬第1類基因親緣群(Phylogroup I)。疾病管制署今(25)日表示,依據農業部監測資料顯示,國內自2016年迄今共計6例蝙蝠檢出麗沙病毒,分別位於台南市、雲林縣、基隆巿、宜蘭縣各1例及新北市2例。 -
貓要打狂犬病疫苗? 國內《動保法》有規定但接種率低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4515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病毒性腦脊髓炎,潛伏期極長,且潛伏期間無法偵測,只要發病引起神經症狀後死亡率為100%,必須在動物咬傷後,及時就醫,接受狂犬病暴露後預防接種,才能有效的降低發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