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酒
-
10/4講座》高血壓不只是數字! 多重併發風險一次管理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8650為協助民眾深入了解高血壓與共病的最新預防與治療方式,東生華製藥將於2025年10月4日(六)下午2點至5點(1點半開始入場),在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1001會議室(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1號10樓)舉辦健康公益講座,邀請臨床三位權威醫師現場解析高血壓、高血脂、心絞痛三大心血管風險,提供民眾專業知識與照護對策。 -
白內障危險因子有哪些?年齡不是唯一 開車族尤其注意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304姚硯博醫師強調,當視力出現以下變化時,建議盡早接受眼科檢查,如:視力模糊、對比度下降、夜間視力減退、顏色感覺變淡、眼前出現黑點或重影、近視度數頻繁變動卻無法改善視力,以及眩光或光暈干擾等,若這些症狀已經影響工作、開車或日常生活品質,就不應再拖延,務必積極接受治療,至於是否需要手術,年齡並非關鍵,而是白內障影響視力的嚴重程度。若白內障已造成日常不便,延遲治療只會讓視力惡化、增加手術困難度,甚至引發青光眼等併發症。 -
用香水蓋體味落伍了! 網友實測6種方式讓體味變清新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7691「體味」雖是人體的自然現象,但若味道過於明顯,不僅影響自信,也讓許多人在社交或親密互動時備感壓力,尤其在炎熱的夏季更可能加劇。本文為您整理網友熱議的6大改善體味方式,幫助您有效克服異味困擾!《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6個月「體味重改善方式」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減少身體異味的方式有哪些。 -
慢性疲勞等於體虛?是身體在求救 3大診斷條件需留意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9911名30歲從事夜班工作的男性因長期作息顛倒、壓力大、飲食重口味又缺乏運動,導致體重逐漸上升,並長期感到疲倦。工作數年後,近日在健康檢查中發現肝指數飆升至100,雖沒有B型肝炎、C型肝炎等,但卻有中度脂肪肝的問題。經過尋求中醫協助,配合治療及調整生活習慣,如:少吃重鹹、睡前3小時不進食等,疲倦感已明顯改善。接下來的目標便是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戒酒與減重,讓身體更輕鬆與舒適。 -
兒少性影像犯罪占大宗! 性創傷症候群常在成年後出現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990今年適逢我國《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立法30周年,衛生福利部於8月8日至10日舉辦特展將兒少性剝削防制工作的發展歷程,做系統性的整理與介紹。開幕式以30周年影片揭開序幕,回顧我國兒少性剝削防制從社會倡議、草擬專法、發展被害人服務到翻轉價值信念等推動關鍵歷程。 -
高溫和壓力引發異位性皮膚炎 醫揭保濕修復是治療關鍵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743炎炎夏日氣溫節節升高,對異位性皮膚炎病人來說更是一大挑戰。新竹臺大分院皮膚部郭晏如醫師提醒,異位性皮膚炎為慢性且反覆發作的皮膚發炎疾病,雖難以根治,但透過合適的治療與細心的日常照護,仍能有效控制、穩定病情。 -
有關「猴痘」預防措施和及時醫療照護 你該知道這些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8151958年猴痘病毒(Mpox virus)首次從研究用猴子身上被發現,因此該病被命名為「猴痘」,為避免造成對疾病或特定族群的誤解或歧視,於2024年2月1日更名為「M痘」。人類感染M痘病毒最早的個案,發生在1970年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一名9個月男孩,此後中非和西非靠近熱帶雨林的偏遠地區陸續有個案報告。關於「猴痘」的預防措施和及時的醫療照護,你該知道哪些事?本文整理「猴痘」重點知識,幫助您快速掌握。 -
類鼻疽潛伏期最長可達21天! 類鼻疽治療以抗生素為主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39颱風過境,看似風雨停歇、積水消退,但健康風險並未隨之遠離。類鼻疽(Melioidosis)這個疾病名稱,在颱風季節後特別需要我們的關注。根據疾管署統計,今年國內累計3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其中2例死亡,提醒大家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