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退休
-
突破晚期攝護腺癌治療瓶頸! PSMA抗原檢測診療合一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1064374歲的服飾業退休老闆蔡先生,早年健檢發現PSA偏高,誤信只是尋常的發炎,拖了4年,再次因「蛋蛋緊緊的」就醫,檢查已是轉移性攝護腺癌,癌細胞轉移全身,陸續接受手術與荷爾蒙藥物等治療,但治療一段時間後,病症惡化,屬於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幸好後來透過更精準的PSMA正子造影檢查,發現適合接受精準放射標靶治療,第一次治療後便明顯緩解疼痛、精神恢復,不僅重拾日常,更在高爾夫團體賽中奪冠。他以自身經歷呼籲:攝護腺檢查不可忽視,及早發現才能守住健康人生。 -
高血壓是疾病根源 國健署「安心血壓站」預防勝於治療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8439全台罹病人數多的疾病為高血壓,患者超過500萬人,113年高血壓慢性處方箋多達1163萬4481件。為了有效預防,國健署、台灣高血壓學會提出「722原則」,「7」連續7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1次、「2」每次量2遍,取其平均值,透過正確的量血壓方法,才掌握血壓值,預防高血壓。 -
高齡者患骨鬆機率達14%! AI預測結合照護打造新防線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565根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中約每7人就有1人罹患骨質疏鬆,約14.3%的機率。骨鬆早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卻可能因輕微跌倒導致髖部或脊椎骨折,不僅嚴重影響長者的行動力與自理能力,更可能增加臥床、感染及早逝的風險。為協助民眾及早發現、積極治療,亞東醫院結合AI科技與跨科照護團隊,打造個人化骨鬆治療流程,協助患者精準診斷、即時介入,搭配健保擴大給付政策,幫助高齡患者逆轉骨質流失、提升骨密度,重拾行動力。 -
長庚研發冷凍槍治療消除良性口腔血管病變 登國際期刊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65467歲退休婦女性總習慣帶著口罩,因她口中有顆乒乓球大小的腫塊,以致下唇嚴重變形,外觀驚人,幾乎門不出戶。原本以為牙周病所致,但牙醫師驚覺有異,轉介至口腔外科,檢查及病理檢查後確診為「良性口腔血管病變」。醫療團隊進一步追蹤33名「良性口腔血管病變」患者,其中67歲女性於接受3次冷凍治療後,病灶明顯縮小,最終完全消失,6個月追蹤也未見復發。整體來說,病灶復發率極低,證實冷凍槍治療的穩定性與長期療效,該項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期刊「臨床口腔研究」。 -
帶這基因失智風險恐增15倍 守護大腦健康5件事要做到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972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1年報告,目前全球有超過5,500萬人罹患失智症,預估到2050年將增加到將近1億4千萬人。台灣同樣面臨挑戰,根據2024年衛福部的統計,65歲以上的長者中,每100人就有8人可能已經罹患失智症,顯示失智問題刻不容緩。 -
愈老愈孤單?研究揭示晚年孤獨真相 臨終前孤獨感增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005社交連結對我們的健康非常重要,它會如何影響一個人臨終時的狀況?《刺胳針健康長壽》(The Lancet Healthy Longevity)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老年人孤獨感愈深,生命最後1個月就愈有可能出現焦慮、疼痛等不適症狀。這項研究的結果和過去普遍的認知有些不同。以前大家可能覺得,人們接近生命盡頭時,社交狀況就會一路下滑。但是這次的研究發現,老年人愈接近死亡,他們的社交情況會發生不同的變化。 -
語言理解力變差提高孤獨感 影響大腦功能恐增失智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487人口老化,獨居老人愈來愈多,許多研究指出,孤獨長者死亡率較高,容易罹患高齡憂鬱症。國衛院最新研究進一步證實,即便尚未出現明顯認知退化,孤獨感高的老年人大腦組織可能已經出類似失智早期的變化。 -
肥胖、負重恐傷脊椎引發「神經根疼痛」 醫揭治療趨勢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21至於微創手術方面,目前「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可改善多數脊椎問題,清除壓迫神經病灶、矯正滑脫及增加脊椎穩定度。臨床常見的一般脊椎退化或椎間盤突出、脊椎骨刺、椎管狹窄、脊椎不穩定、脊椎滑脫以致需要融合打骨釘等手術,都能以微創內視鏡手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