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輸血
-
小便如可樂顏色 當心溶血疾病上身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5360由於部分患者在睡覺時容易發生溶血,釋出的血紅素會經由腎臟排到尿液裡,睡醒後第一次如廁時,尿液呈現可樂般的深紅色,平均好發年齡為30歲,推估全台約365名患者。 -
化療體力差 運動輔助加漢方可改善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921中醫癌症專科醫師陳瑞聲表示,化療進行期間的前3天,癌友體力最差,抵抗力最弱,白血球太低,有感染的危險。血小板、血紅素也太低,易發燒,感覺異常疲倦、無力、暈、痠痛及骨頭痛。 -
中醫調理增免疫 輔助抗癌提升存活率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532正記中醫診所院長陳瑞聲表示,每一個癌症病人,在未進行化放療時,免疫功能都很正常,等到做化放療的藥物和放射線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傷害正常細胞。所以每多一次化放療,就累積增加毒熱在體內殘留,最後傷害骨髓細胞,也就是醫學上所稱骨髓抑制,造成免疫功能製造能力不足。 -
韓劇《Doctors》結合最新醫療 生物凝血劑意外搶戲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489無論何種手術,止血在手術成功與否中皆扮演著關鍵性地位。萬芳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魏立表示,手術時有效並快速止血,能減少患者的術中失血量,避免器官衰竭、敗血性休克可能導致的生命危險與大量輸血風險,並可縮短手術時間。血庫中的血液皆是經過特殊處理,養分含量會減少,對於術後復原的幫助程度有限,因此若將術中失血量降至最低,將有助患者術後快速復原,縮短加護病房的照護時間。 -
妊娠毒血症無聲無息 孕婦口吐白沫險沒命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527 -
美食當前要三思 誤入陷阱恐吃出大腸癌
癌症新知 / 腸癌3302癌症專科中醫師陳瑞聲研究癌症多年,他表示,癌症患者身體裡都有個媒介,中醫稱之為邪氣毒火,來自我們吃、喝、擦、洗、吸的食物、藥物或物品及空氣傳染、輻射滲透,累積多年下來造成的熱毒。它分布在全身血液、淋巴、神經等各個角落,提供癌幹細胞生長擴大的養分。當身體正氣虛弱時,免疫系統太弱,邪氣毒火就會旺盛到足以供給癌細胞養分來發展成腫瘤。這些惡性腫瘤在身體最弱的器官佔據發展,甚至隨著血液、淋巴到處擴張,所以癌症種類才有30、40種。 -
中醫護髓輔助抗癌 癌末婦女擺脫胸前血袋
癌症新知 / 乳癌1899中醫癌症專科醫師陳瑞聲表示,雖然癌症治療不斷進步,目前還是以化放療治療為主,但治療後的副作用卻讓人卻步。許多病人因為副作用劇烈,導致免疫功能下降,抵擋不住病情惡化而放棄治療,錯失康復的機會。日前健保署推出「中醫乳癌、肝癌門診加強照護計畫」,讓乳癌與肝癌患者於治療期間接受中醫加強照護,幫助癌友度過術後不適或放化療的噁心、嘔吐等,顯見中西醫聯合抗癌已成趨勢。 -
腎性貧血非老化現象 置之不理恐危及生命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047收治患者的台北慈濟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郭克林說明,張阿嬤腎臟功能萎縮情況嚴重,血液中的肌酸酐濃度是3.1mg/dL,血紅素只有8.9g/dL,低於標準值12g/dL。經由「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療3個月,提高造血能力後,血紅素上升到接近標準值的11.6g/dL,肌酸酐濃度也降到2.7mg/dL。讓阿嬤精神變好,身體症狀和生活品質都獲得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