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警訊
-
腳中風延誤治療恐截肢! 心律不整患者出現警訊速就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15468歲的阿銘長期患有心律不整,日前右腳突然變黑、冰冷且疼痛,忍了3天不見好轉,決定至奇美醫院急診就醫,發現右腿動脈血管血栓堵塞導致血流中斷,右腳已陷入危險缺血狀態,隨時有截肢風險。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療團隊立即幫阿銘安排緊急取栓手術,清除血栓恢復血流,並進行筋膜切開術,減少缺血再灌注後的壓力增加及腫脹,成功挽救了病人的右腳。 -
秋冬好發腦中風!暫時性腦缺血是警訊 日常保養要落實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763秋冬季節早晚溫差大,是腦中風的好發季節。氣溫驟變容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波動,尤其老年人更容易因此提高急性腦中風的風險。日常生活中,除了穩定控制三高之外,促進血液循環也是降低腦中風風險的重要關鍵。 -
頸椎退化不只脖子痛 還可能引起頭痛、頭暈、視力模糊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9137頸椎出現退化性病變,一般都以中老年人居多,但近年因使用電腦的人口增加,再加上社會文明進步,生活型態改變,甚至可能因長期姿勢不良、生活習慣不佳,而讓掛病號的年齡層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不過,頸椎退化的症狀表現與受損部位有關,從頸椎損傷類型、壓迫部位的不同,出現的臨床症狀也會不一樣,最常見的有頭頸肩背部肌肉僵硬痠痛、手臂無力、有時甚至會出現頭痛、頭暈、耳鳴、視力模糊等。 -
男子左手麻木竟是心肌梗塞併發中風 及時就醫撿回性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108長安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廖茂芳表示,心肌梗塞發生時,不見得會像電視劇情一樣立刻抱胸倒地,民眾只要感覺到「胸悶、胸痛、喘」,很可能就是身體在發出警訊,千萬不能輕忽,尤其是癮君子、三高患者更要特別注意。 -
補充維他命B群提神? 醫示警:過度依賴恐增過勞風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32聯青診所副院長蘇聖傑表示,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現代人補充維生素B群來提振精力、減少疲勞。然而,不少人卻可能對B群存在迷思,甚至過於依賴,而忽略身體所透露的重要訊息。 -
如何分辨單純疱疹和帶狀疱疹? 出現瀰漫性病灶是警訊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81261歲的王姓女士罹患糖尿病及高血壓多年,日前胸壁右側突然出現多顆疼痛性水皰,隔天又於左側腹部、背部、四肢、頭皮、嘴唇、及口腔內發現許多水皰病灶,有些水皰破裂變成破皮傷口,有的乾掉結痂。由於病灶越來越多,王女士來到奇美醫院急診就醫,會診皮膚科主治醫師陳麒亘診斷為「瀰漫性帶狀疱疹病毒感染」。 -
職場溝通數位化好嗎? 員工資訊焦慮恐大幅降低生產力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073雙十節當天同時也是世界心理健康日,世界心理衛生聯盟(WFMH)將今年的主題訂為「職場心理健康」。《2023亞洲心理健康指數》報告指出,87%台灣員工承受中高度心理健康風險,造成員工敬業度降低、缺勤嚴重和流動率提升,進⽽導致⽣產⼒下降。《SAGE Open期刊》今年8月所刊出的研究指出「錯失恐懼症」與過載資訊,是影響員工心理健康和感覺累垮的主要原因。 -
心房顫動更容易中風? 醫師提醒民眾遠離隱藏危「肌」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450根據衛福部統計,心臟疾病位居國內10大死因的第2位,僅次於惡性腫瘤。隨著氣溫逐漸下降,秋冬季節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明顯上升。為了提升大眾對心血管疾病的警覺,亞東醫院於10月1日舉辦「心臟守護▪健康常駐 - 不可不知的隱藏危『肌』」衛教活動,告訴您致命的心臟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