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認知
-
高齡社會失智成隱憂! 莓果可以降低28%失智症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45隨著全球失智症盛行率的上升,研究人員正在積極尋求新的策略來降低疾病的風險。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類黃酮攝取量與預防失智症之間有著良好的關聯。研究結果顯示,經常食用富含類黃酮的食物,可以將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28%。 -
睡著不等於睡得好! 醫:改善血液循環助緩解焦慮失眠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057焦慮、失眠是現代人常見文明病,失眠原因包括內在與外在因素,焦慮與失眠常會互相影響,很多人以為睡的時間夠多就是睡好。醫師表示,睡醒後仍感覺不舒爽、疲累,就是1種失眠表現;另外,年長者大腦或身體退化、有慢性疾病、血液循環差,也都與焦慮、失眠有正相關。 -
抗生素抗藥性危機! 台灣砸2億啟動「防疫一體」計畫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444疾病管制署今(24)日表示,行政院核定之「國家級防疫一體抗生素抗藥性管理行動計畫」將投入約2億元經費,於114年正式啟動,執行期程為114至118年。 -
9成失智症患者曾遭歧視! 民眾失智症觀念仍有待加強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275全世界每3秒即有1人失智。目前,台灣失智人口推估已逾37萬,預計到2050年將增長至86萬以上。國際失智症協會於9月21日國際失智症日前夕,公布《2024全球失智症報告:全球對失智症態度的變化》。在台灣,有超過2,700位民眾、專業人員、失智者及照顧者參與調查,使我國在全球的參與率名列前茅,並能從報告中了解我國填答者的參與結果。 -
每3秒就有1人失智 研究:嚴重聽力受損增5倍失智風險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8745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研究,影響失智成因中聽力損失占其中8.2%,排名第1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Frank Lin教授與研究團隊,在深入追蹤639名36至90歲的民眾超過10年,發現未矯正的聽力損失會加速大腦萎縮與其他大腦的病理性變化(如大腦白質病變)。 -
你也痛恨工作嗎? 這6個現象代表你已經開始職業倦怠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930最近上班總是心好累,難道是遇到「職業倦怠」了嗎?在現今高度競爭的職場環境中,許多人往往無法取得足夠的休息、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平衡,容易在不知不覺間影響情緒、引起身體不適,甚至是對工作失去熱情。這種種生理與心理上的反應,都有可能是職業倦怠的跡象,卻也因不易察覺,令不少民眾難以及時調整狀態。接著就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受到網友們熱議的職業倦怠徵兆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職業倦怠跡象」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職業倦怠跡象排行。 -
他不是「壞孩子」! 專家呼籲父母重視神經多樣性議題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8901神經多樣性青少年,像是患有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他們的大腦發展較一般人慢,需要更多的理解與支持。然而,台灣目前對這些孩子的協助仍有不足,許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被「漏接」,無法得到適當的教育與治療,導致嚴重的後果。 -
包大人第2屆長照摘星之旅典禮 侯怡君化身最美居服員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561長期關注長者失禁照護的成人紙尿褲領導品牌包大人舉辦第2屆長照摘星之旅競賽,表揚提供優質長期照顧服務並做出卓越貢獻的機構與個人,今年新增「日間照顧中心」與「個人」獎項,吸引眾多長照領域人才踴躍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