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認知障礙
-
聽力下降恐致失智!早期介入治療 把握認知黃金逆轉期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3002020年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研究發現,有12個危險因子會影響失智成因達40%,其中聽力喪失佔其中8%,排名第1。聽覺是與人互動的重要能力,當長者因聽力退化而逐漸無法順利與人溝通互動時,除了會產生落寞、封閉的老人憂鬱症狀外,因大腦神經用進廢退的特性,若是平日接收不到刺激,主管聽力及記憶認知的顳葉部位就容易萎縮退化,伴隨而來的就可能是失智症。 -
記憶力下降、走路不穩? 日常10徵兆當心是失智症警訊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481近期孫女發現陳阿嬤開始忘東忘西,走路狀況也出現問題,走路不穩,偶爾也會跌倒,便詢問阿嬤是否雙腳因為有不舒服症狀。但陳阿嬤認為自己的膝蓋關節都還算健康,也沒有疼痛感,對於自己開始出現跌倒也不太能理解。對於忘東忘西,則是覺得自己老了記憶力衰退造成,大多時候意識跟判斷力都很清楚不用太大驚小怪。不過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健康檢查,透過腦部電腦磁振造影MRI檢查影像可發現腦部有因年老出現的腦白質退化白點之外,大腦海馬迴有萎縮現象,側腦室空間也明顯擴大。後續經專科醫師確診為早期失智症,也幸好發現得早,可在早期藉由藥物的控制,有助延緩失智的情況發展。 -
「國際失智症日」毛小孩也會失智 新北設寵物長照機構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2402國際失智症協會訂定每年9月21日為「國際失智症日」,實際上我們寵愛的貓狗也會失智!隨著寵物壽命延長,高齡化照護議題日益受到重視,新北動保處關注毛寶貝晚年需求,推廣寵物長照政策,新北市設有125間特定寵物長照醫療、照護機構,協助飼主完備毛寶貝晚年醫療照護,提升生活品質,守護毛寶貝安度終老。 -
新冠康復2週後出現癲癇 慎防神經系統長新冠續發腦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53不少人經歷確診、自感染症狀康復,卻仍飽受後遺症所苦。外媒報導,國外有1名職業婦女莎曼珊在2020年10月確診COVID-19,當時症狀輕微接近無症狀。不料,她在同年11月開始嚴重疲勞,不到1秒就會忘記剛做過的事,甚至忘記如何刷牙,需要在洗臉檯旁貼了張表單提醒自己如何刷牙。經過診斷,她被歸類於輕度認知障礙(早期失智),需暫停工作並且接受復健。 -
不只治「動脈膜狹窄」 台大醫院:這方法同時逆轉失智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367台大醫院研究發現,部分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的年老患者在「導管人工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R)後,竟可逆轉認知功能,改善 失智症狀。 -
腦霧患者「如沙蓋腦」騎車撞卡車! 6件事可改善腦霧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00染疫康復後,「長新冠」的挑戰才正要開始。有1名女業務在5月染疫,康復後卻沒有結束,持續有疲憊感頭痛,思考與說話能力,甚至騎車時自撞卡車。診斷後確認為長新冠中的腦霧現象。藉由飲食調整與治療,生活回歸正常步調。這其實是典型的長新冠中的腦霧。 -
長者走路變慢、記憶下降 研究:可能是罹患失智症前兆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892如果您是1名年長者,步行到你家信箱的時間比以前更長,那麼可能需要請您的醫師檢查一下你的思維能力。最近有個約17000名65歲以上的成年人的研究發現,那些每年走路慢約5%或更多,再加上記憶力下降的人,最有可能罹患失智症,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醫學期刊 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 -
不只金魚腦!長新冠症狀超多 醫師建議補充這些營養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23近期不少青少年傳出確診的狀況,有國中女學生在染疫後雖未出現重症,且康復快速;但出現長新冠的後遺症,其中一項是「金魚腦」,也就是記憶力與理解能力都變差,甚至影響學習。在疫情已經2年餘,長新冠的狀況已經被熱烈討論,近期醫學界熱烈討論的是如何降低長新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