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親餵
-
塞奶、追奶如何解決? 專家指導第1次哺乳就上手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193「母乳哺餵,是一家人的事!」住院期間的哺乳,關鍵在於3觀念的建立:家人支持、手擠乳和多接觸。因此,產後盡早與寶寶進行皮膚接觸,爸爸幫忙安撫寶寶,並學習幫媽媽手擠乳,是邁向哺乳成功的第1步。 -
迎接早產寶寶出院 新手爸媽居家照護完攻略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332國泰醫院新生兒科加護病房主任洪依利指出,早產兒的照護不單指院內照護,2歲前都要定期進行評估,甚至在2至5歲學齡前,在神經學和認知發展都要加以注意,觀察是否有學習上的障礙,尤其是1,500克以下的早產兒,在5歲前都不能掉以輕心。 -
職業媽咪做好3大準備 重返工作也不擔心寶寶沒奶喝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549木生婦產科診所婦產科主治醫師暨國際認證泌乳顧問祝怡麟表示,通常月子期間是建立奶量的黃金期,選擇親餵的媽咪可以依照寶寶的需求哺乳,不需拘泥定時,寶寶想吃就餵;如果選擇將母奶擠出以瓶餵的媽媽,為了讓奶量能滿足寶寶所需,最好能定時擠奶。若產假結束後,選擇重返職場,建議可以在滿月後,開始調整哺集乳時間、準備庫存母奶,並了解職場的擠奶環境與時間安排。 -
餵奶不塞奶 讓哺乳不再是媽媽產後的噩夢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287凡是餵母奶的媽媽,莫不擔心發生塞奶的狀況,除了疼痛難耐,還會衍生可小可大的問題,有過塞奶經驗的媽媽無不視之為噩夢一場!為了不讓噩夢發生,母乳媽媽應該知道如何做有助預防塞奶。 -
新生兒出生後12小時洗澎澎 親餵母乳易上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965一項新的研究指出,新手媽媽們如果想順利的餵母乳,可能得要求醫院延後新生兒第1次洗澡的時間。數十年來,醫院的標準程序是在嬰兒出生後的幾小時內替他們洗澡,但新研究卻發現,若是等12個小時以上再替寶寶洗澡,可能會使餵母乳更順利。研究刊登在《產科、婦科和新生兒護理雜誌》(Obstetric, Gynecol -
教養孩子不是比賽 Janet尋找育兒樂趣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837熱愛自由與探險的Janet,走入婚姻、生下寶寶後,冒險與有趣的生活並未因此停止,兒子Egan不但帶給她全新的生活體驗,與老公George一起克服的育兒挑戰與嘗試,更讓彼此的日常生活增添無限樂趣。 -
孕期前後勤刷牙 不讓牙周病危及母嬰健康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272母親節剛過,對許多準媽媽及新手媽媽們來說,升格為人母的喜悅,特別值得好好慶祝。媽媽除了全心照顧寶寶的健康外,自己的健康狀況也不容忽視,尤其牙齒特別容易缺鈣、掉牙或發炎。牙醫師呂睿庭表示,女性懷孕時因體內荷爾蒙迅速分泌,會造成牙周菌數量攀升,罹患牙周病的風險較一般人來得高。不僅產前如此,產後新手媽媽的 -
奶垢、鵝口瘡分不清? 動手擦拭就知道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5613還在哺育中的寶寶,嘴巴裡常有一小塊看起來像奶垢的白色斑塊,兒科醫師提醒,幼兒是感染念珠菌的高危險群,如果孩子變得容易哭鬧、不愛喝奶、身體不適,口腔內又有白色斑塊,可能得了鵝口瘡,務必儘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