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表達
-
青少年遭性侵害多來自約會親密關係 學會4招自我保護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266今天是2月14日西洋情人節,許多情竇初開的年輕朋友會期待與心儀的對象共度美好時光。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青少年朋友們,在享受戀愛甜蜜的同時,也要學習尊重彼此的身體自主權,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在感情中做自己的主人。 -
國教署推差異化教學!學前融合教育 幫助幼兒適性學習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303為推動學前融合教育,教育部國教署委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編製「幼兒園通用設計暨差異化與個別化教學示例」,提供教保服務人員課程設計參考。該教材結合正向社會環境、通用設計學習(UDL)及課程調整與嵌入式學習機會(ELOs)等理念,協助教師營造適性化教學環境。相關資源已上架至全國教保資訊網學前特教專區,供教保服務人員查詢使用。 -
不要忽略!老年憂鬱症難察覺 經常伴隨假性失智症發生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091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李佩頴表示,老年憂鬱症的症狀通常不如典型憂鬱症那般明顯,更常表現為認知功能障礙或身體不適。許多高齡患者並未主動表達憂鬱情緒,而是因睡眠問題、主觀記憶力減退或身體不適等症狀前往就醫。在高齡族群中,憂鬱症的患病率可能高達7%至20%。目前台灣只有最高約3.8%的患者接受治療,顯示臨床診斷與治療方面存在不足。 -
對Keto過敏險喪命!男子就醫多次叮嚀 仍被醫護打錯針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6731名男子去年底因急性腸胃炎至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掛急診,就醫住院期間多次向醫護人員自己對「Ketorolac消炎鎮痛劑」(Keto)藥物過敏,不料,還是被施打這款藥物,雖然並無過敏反應,但仍向院方要求說法。院方則坦承疏失,免去醫療費用,並檢討改進用藥流程。 -
失智症有望早期發現! AI眼部掃描技術有助預測腦病變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120根據2024年衛福部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調查「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全國社區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並推估在2041年,65歲以上的失智症人口將達到68萬人。雖然,失智症目前仍無法治療,因此及早發現,延遲病情進展了為當前重點,好消息是,據《BBC》的報導,蘇格蘭正研發一種AI醫療科技,將能藉由眼部檢查,提早發現失智症。 -
過年最怕「長輩關心」! 感情、薪資皆是網議話題地雷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459《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最怕長輩問的問題」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可以發現「感情」方面的話題最受長輩關心,讓許多人倍感壓力,如「什麼時候結婚?」「有沒有對象?」「什麼時候生?」等。便有苦主分享「長輩碎念我『沒結婚以後會後悔』」、「過年回去又要被連環轟炸有沒有交男友?什麼時候結婚?要早點生小孩!」,認為「這些過度關心每年都壓得我喘不過氣」。 -
發展遲緩及早治療 羅東博愛醫院助2歲男童追趕上同齡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6975宜蘭縣黃先生發現兒子滿2歲仍不太會走、學會的詞彙也非常少,幾乎無法開口說話,「跟親戚同年齡的孩子比發展遲緩很多。」擔憂地將黃小弟帶至醫院求診。經羅東博愛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團隊2年系統性療育,黃小弟學會單腳站立跳躍,也能主動用玩具編出連貫的故事情節,動作與語言追上同齡孩童,現已順利銜接幼兒園課程。 -
員工心理健康別輕忽! 研究:不良職場憂鬱風險增3倍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8692前陣子國內職場霸凌新聞頻傳,甚至有受害者因而自殺引起眾議,《英國醫學期刊》曾有篇研究指出,在不重視員工心理健康的公司工作的全職員工,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增加了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