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衛生
-
守護青少年性健康! 性教育和性傳染病防治是2大重點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14623為協助學生從小建立正確性知識與自我保護意識,教育部國教署持續強化全面性教育課程教學,並結合性傳染病防治作為重點工作,透過課程教學指引、教師增能培力、教材研發與資源整合等多元措施,結合中央與地方國教輔導團或學科中心等支持體系充實教學資源,及提供各項計畫或補助方案推動教育課程與活動,及到校視導或訪視等機制,打造支持性友善的校園學習環境,共同守護青少年身心健康。 -
兒少性影像犯罪占大宗! 性創傷症候群常在成年後出現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930今年適逢我國《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立法30周年,衛生福利部於8月8日至10日舉辦特展將兒少性剝削防制工作的發展歷程,做系統性的整理與介紹。開幕式以30周年影片揭開序幕,回顧我國兒少性剝削防制從社會倡議、草擬專法、發展被害人服務到翻轉價值信念等推動關鍵歷程。 -
正視4大風險因子!解壓寧心4招 護值勤消防員身心健康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177由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攜手台灣職業衛生學會發表的「特殊職業類別身心健康與食安問題計畫」最新研究顯示,超過3成消防員長期處於睡眠不足與心理壓力中,將可能衍生出不容忽視的身心健康問題。這些壓力源包含勤務時間、突發任務、睡眠問題以及情緒支持等4大關鍵因子。研究指出,消防員因應災害現場、高壓勤務與不穩定的輪班作息,所承受的壓力遠高於一般職業,長期累積的「隱形壓力」不容忽視。 -
有關「猴痘」預防措施和及時醫療照護 你該知道這些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6891958年猴痘病毒(Mpox virus)首次從研究用猴子身上被發現,因此該病被命名為「猴痘」,為避免造成對疾病或特定族群的誤解或歧視,於2024年2月1日更名為「M痘」。人類感染M痘病毒最早的個案,發生在1970年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一名9個月男孩,此後中非和西非靠近熱帶雨林的偏遠地區陸續有個案報告。關於「猴痘」的預防措施和及時的醫療照護,你該知道哪些事?本文整理「猴痘」重點知識,幫助您快速掌握。 -
台灣梅毒確診個案攀升 預防指引降低社區性傳染病風險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17190我國愛滋防治有成,近幾年來每年感染人數約在千例,但確診梅毒個案卻逐年上升,今年1至7月梅毒感染通報數新增5826例,高於去年同期5456例。主要原因在年輕性活躍族群的不安全性行為,醫師提醒,如果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務必主動接受性病篩檢。 -
保護令竟成催命符? 衛福部擬補救措施強化安全空窗期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489申請保護令,被害人卻仍不幸慘死等社會事件頻傳,外界質疑「保護令竟然變成催命符」,對此,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天(6日)表示,將針對保護令從聲請到核發之間「安全空窗期」強化風險防控,提供庇護安置及緊急安全服務,在現行保護令疏漏之處建構一套完整的安全守護網。 -
屈公病疫情嚴峻! 全球2025年累計病例數突破25萬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317隨著暑假旅遊旺季到來,國際間卻傳來令人擾憂的消息。疾病管制署於2025年8月5日宣布,將中國廣東省屈公病的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從第1級「注意」提升至第2級「警示」,這項決定背後反映的是全球屈公病疫情正快速惡化的嚴峻現實。世界衛生組織已在7月22日發出緊急呼籲,要求各國立即採取行動,而全球2025年累計病例數已突破25萬例,創下歷史新高。 -
觀察6項異常指標! 爸爸罹憂鬱症恐影響孩子行為發展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5093社會文化對男性表達脆弱與尋求協助的傳統看法,使男性較不傾向承認自己受情緒困擾,甚至未尋求協助,這可能影響家庭氛圍與下一代的發展。董氏基金會引述一篇2025年6月發表於《美國預防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父親若罹患憂鬱症卻未獲診斷或治療,對孩子的社交和行為的負面影響可能持續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