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術後照護
-
近視雷射安全嗎?眼科醫師也做近視雷射 分享術後恢復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725談到手術體驗,翁紹維主任坦言:「手術過程只有一個『快』字可以形容,我還來不及緊張,就已經結束了!」SMILE Pro 2.0雷射單眼僅需10秒,對於害怕手術過程的患者而言,可以說是相當安心的選擇。 -
隆乳擔心後遺症?手術前後4大關鍵 降低莢膜孿縮機率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68181名年輕女性於醫美診所接受隆乳手術,數月後卻出現第3級莢膜攣縮,造成胸部緊繃不適、觸感僵硬,外觀呈現不自然的硬挺形態,尤其平躺時乳房輪廓過於圓潤,呈碗公狀,缺乏自然的外擴弧度與柔和流線感,影響日常生活與自信心。 -
看近模糊是累還是老花? 夏嘉璐、歐耶選老花近視雷射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026你是否在閱讀簡報或手機時,會不自覺地調整螢幕距離?這可能不是疲勞,而是視覺功能退化的警訊。根據衛福部及內政部統計顯示,2024年台灣40歲以上人口達1300萬,其中約一半的人會經歷「近距離閱讀困難」,即俗稱的「老花眼」。對於重視視覺精準度的中年族群而言,老花眼造成的閱讀模糊、視野不穩、對焦困難,已成為影響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的隱憂。大學眼科院長葉威毅門診觀察,選擇近視雷射矯正的民眾中,超過5成會同時選擇老花近視雷射,由於能1次解決老花、近視、散光等多重困擾,因而成為主流的個人化視力改善方案。 -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需求攀升! 客製化手術讓行走更自然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419隨著人工關節材料的進步,現在耐磨度已大幅提升,抗磨損可達30年以上。梁峻銘院長會根據病患本身的關節排列方式進行手術,減少對軟組織的破壞,讓患者在術後行走感受更自然,手術方式會將骨頭調整角度控制在3至5度之間,以確保最少的破壞、最好的術後感受。此外,搭配導航機器人,可在各種角度下測量關節的張力與穩定度,讓手術更加精準,患者的關節使用壽命也能因此而大幅延長。 -
車禍後左腿皮膚掀起! 醫師「神操作」讓女子重拾美腿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6730歲陳小姐日前騎著腳踏車,不料被機車撞上後造成大範圍的皮膚、皮下組織撕裂及肌肉損傷,左小腿皮膚幾乎整片掀起,送醫後好在經急診醫師確認骨頭無損,緊急會診整形外科醫師進行治療。陳小姐歷經過全身麻醉清創手術及植皮手術,並在住院照護兩週後,傷口逐漸癒合,一個月後傷口恢復良好,讓她感慨表示,「終於重新找回自信心!」 -
奇美推「全期護理」模式 術前、術中、術後全方位照護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7965歲的黃女士,去年2月因為罹患乳癌至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接受乳房切除手術。考量術後可能影響神經血管或肌肉骨骼系統,造成患側疼痛及活動度受限,影響病患心理健康。奇美醫院開刀房團隊透過手術全期訪視,提供個別化的護理指導。並與物理治療師合作,教導手臂運動復健降低潛在風險。術後定期電話訪視病人情況,並於回診時至開刀房進行上肢活動功能評估。透過手術前、中、後3階段的手術全期訪視,如今黃女士已復原良好。 -
骨折手術要提防感染、骨髓炎! 圖解骨折術後照護重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9120「骨科手術的傷口很怕感染,如果感染無法控制,便得將植入物、人工關節移除,然後需要長時間的換藥,等到感染改善後再想辦法關閉傷口,往往需要3至6個月以上。」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呂憲宗醫師指出,「為了降低傷口併發症的風險,可以多管齊下,包括把血糖控制穩定、避免手術低體溫、使用手術後負壓傷口照護系統等,讓傷口順利癒合,能夠減輕患者與家屬的壓力,也能避免許多衍生的醫療花費。」 -
高度近視恐催化白內障早熟 飛秒白內障雷射手術新趨勢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686白內障就像長白頭髮一樣,是眼睛裡的水晶體老化、變得混濁的自然過程,隨著年紀愈老,白內障也愈加成熟。資深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白內障手術常見的年齡層最落在60至70歲之間,近幾年臨床上發現55歲後的白內障患者變多,醫界推估,這可能與大量使用3C產品和高度近視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