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血糖控制
-
骨折手術要提防感染、骨髓炎! 圖解骨折術後照護重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10「骨科手術的傷口很怕感染,如果感染無法控制,便得將植入物、人工關節移除,然後需要長時間的換藥,等到感染改善後再想辦法關閉傷口,往往需要3至6個月以上。」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呂憲宗醫師指出,「為了降低傷口併發症的風險,可以多管齊下,包括把血糖控制穩定、避免手術低體溫、使用手術後負壓傷口照護系統等,讓傷口順利癒合,能夠減輕患者與家屬的壓力,也能避免許多衍生的醫療花費。」 -
思覺失調症患者康復後不想動? 運動治療介入重拾熱情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763常見的慢性精神病包含思覺失調症、情緒障礙症(如憂鬱或躁鬱)等,會使這些族群的大腦產生一系列的變化,即使病情有所改善,仍然會面臨殘餘的認知症狀而影響生活,也導致功能退化比一般人快許多。根據美國2006年腦影像學的研究顯示,思覺失調症病人在發病10年後,腦體積會比一般人少,代表腦部的某些功能區塊逐漸喪失原有的功能。因此在症狀殘餘期,仍會受到負性症狀影響,導致思考內容變得比較貧乏、興趣與動機都減少,常被照顧者們誤解為懶散。 -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嚴重恐致失明! 醫曝延緩病程1關鍵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522國人糖尿病問題相當普遍,且患者人數有逐年提升的趨勢。如果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引起全身性併發症,其中視網膜病變更是不可忽視的健康問題,嚴重可能導致失明。 -
告別扎針!「連續血糖監測」控血糖 讓小一生安心上學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07長期需要監測血糖變化的糖尿病人,除了可以仰賴連續血糖監測系統之外,配合胰島素幫浦更可以達到精準胰島素給予,避免血糖的過度起伏、降低低血糖風險、增加病人日常生活的便利性。就讀小學1年級的小豪就是以該方式,取代定時注射胰島素,入學1個多月來血糖控制平穩,學習能力良好,一點都看不出來他是第1型糖尿的病人。 -
睡眠不足很傷身!大學生熬夜打電動 竟突發腦中風送醫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57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冠群強調,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正視睡眠問題,睡眠不佳不只影響精神狀態,長期下來會造成心血管相關併發症,不可不慎。若自行調整睡眠作息及生活習慣後,仍覺得睡眠品質不佳,建議諮詢專科醫師的意見,並評估是否需要安排睡眠檢查,甚至採取藥物治療。 -
烤肉愛吃牛羊豬?小心糖化終產物累積 害身體慢性發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16臺北榮民總醫院營養師吳佳蕙指出,AGEs會與體內的受體結合引發一連串的細胞反應,進一步增加氧化物質導致發炎因子的釋放,當AGEs過度累積在人體之中,恐會加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疾病的惡化。 -
眼睛「霧霧的」視物變形? 醫示警快做黃斑部病變檢查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796「黃斑部」在視網膜裡負責最重要的感光角色,隨著年齡增長,視網膜中央部位逐漸退化,70歲之後很可能出現黃斑部病變,造成視力衰退。眼科醫師提醒,如果發現視物變形,變大或變小,應提高警覺前往眼科檢查,才能早期發現並治療、延緩狀況惡化,避免視力喪失。 -
中秋節烤植物肉美味又健康 素食者、飲控族群放心享用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079奇美醫院營養科小組長王逸婷建議,為了健康過中秋,民眾可選擇低脂肪的肉類,如里肌肉片、雞胸肉、鯛魚片等,盡量避免加工肉品,並去皮食用。也能多攝取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如黃豆干、大溪豆干、豆包等,同時自製植物肉排更是新穎且有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