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血糖值
-
幼童適度咀嚼有益身心健康! 助預防肥胖、活躍腦功能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894炎炎夏日容易感覺口渴,喝飲料止渴,卻常因感覺不餓了而忽略正餐進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牙科主治醫師許玲欣說,咀嚼是進食時一種間歇性的節律行為,經由牙齒和顳顎關節運動,需要舌頭、臉部與咀嚼肌協調配合;在此過程中,唾液分泌,分解食物並協助吞嚥。唾液能保持口腔濕潤,並有補充水的作用。經研究指出,咀嚼不只是一個機械過程,更是一種感官體驗。 -
糖尿病患開車必看!當心低血糖症狀 血糖監測了再上路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82隨著使用藥品後造成的交通事故新聞逐漸增加,大眾對用藥後衍生之交通安全也日漸重視,糖尿病病友駕駛安全議題也引起廣泛討論。面對這個議題,強化病友行車注意事項衛教,與建立社會正確的觀念同樣重要。開車無疑是一個必須保持高度專注力的行為,然而,低血糖卻會降低駕駛人思考和快速判斷的能力,以致提升事故風險。 -
手麻腳麻看似小症狀卻潛藏大危機! 嚴重恐腦中風前兆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178張育彰藥師進一步說明,銀杏類產品多,以循利寧為例,主要成分為銀杏葉萃取物,能提供充足血氧,清除自由基,改善末梢血液循環,幫助組織器官正常運作。能預防中風、耳鳴暈眩、四肢僵硬或手腳冰冷,以及預防糖尿病患者因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引起的併發症。其特殊萃取方式和嚴謹製作過程,使得產品更加安全有保障。 -
不良生活習慣害你血管硬化 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要當心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10近年來,不時耳聞名人發生腦中風或心肌梗塞。根據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任勗龍觀察,許多腦中風或心肌梗塞患者通常正值青壯年時期,且多為家中的經濟支柱,對家屬來說,無疑是一場晴天霹靂,並且為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不少年輕的心血管患者,其父母也同樣有心血管疾病史。這類患者年輕時便可能已經出現血管硬化,而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運動,則會大幅增加罹患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風險。 -
元宵吃湯圓!湯上加糖恐不妙 日常謹記5招遠離糖尿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10過完春節,元宵節緊接而來,民眾在享用湯圓時,別忘記血糖管理,避免糖尿病找上門!國民健康署今(5)日表示,糖尿病初期症狀不明顯,常等到患者多吃、多喝、多尿及體重減輕時才發現,民眾平時應掌握5大控糖要訣「定期健檢、妥善監控、健康管理、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及早做好風險控管,降低糖尿病及相關合併症發生之機會。 -
糖尿病友秋冬血糖波動大? 醫:運動減少更要嚴控飲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32許多糖尿病友反應其每日飲食皆相似,但血糖值仍起伏不定?其實除了食物本身,烹調方式、作息、藥物等變數都會影響血糖值波動,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兼營養治療科主任蔡世澤表示,到了秋冬季節,糖友運動量減少,更需要留心食物攝取量。 -
冬日心血管健康指南! 規律服藥與健康生活是護心關鍵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699隨著2024年邁入尾聲,聖誕節、跨年活動接踵而至,寒冷的冬季氣候使各地氣溫偏低,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民眾,歡慶佳節時應做好戶外保暖,由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高齡長者及三高族群更應採取正確的抗寒方式,特別是頭頸與四肢的保暖,避免喝酒暖身、取暖燙傷的NG行為,以防範低溫帶來的健康影響。 -
國人糖尿病年輕化! 外食族、手搖飲族、不運動族小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25外食族、手搖飲族還有不運動族要當心自己是糖尿病高風險群!台灣每10人就有1人是糖尿病,更有22萬人不清楚自己已確診糖尿病!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醫師表示,現代人生活環境壓力大,常工作忙碌、飲食作息不規律,40歲以下糖尿病患者數量逐年增加,顯現台灣糖尿病人口有年輕化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