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葡萄糖水
-
膝關節退化非老年人專利 年過50歲出現這些情況是警訊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462仁傑診所院長任傑仕醫師表示,常見的關節炎中最常見的有膝關節、髖關節和肩關節等,而膝關節是最常出狀況的關節之一,最大宗族群屬於慢性、退化性關節炎,多半因為年紀大經過長年使用下,導致關節腔隙變小、軟骨磨損,產生增生骨刺,周邊韌帶硬化或鬆動,以致關節不穩定、骨骼之間互相摩擦,進而引起疼痛發炎現象。 -
餐飲職業病!婦人罹腕隧道症候群 雙手又麻又痛還無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335新竹台大分院復健部醫師董怡君說明,腕隧道症候群是由於正中神經在經過手腕處受到壓迫,造成手指及手掌麻痛,此外,大拇指也可能感到無力,導致抓不穩東西,較容易發生在女性、糖尿病患者、需要高重複、高強度用到手的工作者等族群。 -
腳踝扭傷分3級!韌帶撕裂最嚴重 1招突破瓶頸重啟修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843腳踝活動時必須承受身體所有重量,尤其從事籃球、排球、足球、羽球等運動,在跑跳過程中或急速變換方向的當下,常因此造成腳踝韌帶撕裂傷,甚至日常生活中也可能因為行走在顛簸不平路面、遇到高低階落差、上下樓梯踩空等,而導致腳踝內翻,造成腳踝外側韌帶扭傷。若腳踝韌帶撕裂傷長期修復情況不佳、腳踝關節不穩定,很可能導致慢性的反覆關節炎,嚴重甚至會讓關節提早退化。 -
五十肩年輕化長時間錯誤姿勢所致 醫曝自我檢測與治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512趙明哲醫師表示,五十肩在醫學上稱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最主要的症狀是手臂抬不高,在抬高時會感到疼痛,甚至無法由他人協助完成動作,而這種疼痛感是因肩膀的關節囊及周圍的結締組織發炎所造成。五十肩的病程發展可能慢慢影響正常運動功能,例如無法將手舉高、旋轉手臂和肩關節等等,因此一些日常動作,如:抓癢、穿衣、梳頭等都有可能無法做到。 -
膝蓋痛竟不是退化性關節炎? 這部位損傷增生治療能解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99住家沒有電梯,床鋪沒有床架而直接置於地板的緣故,57歲的邱女士每天都需要上下樓梯,頻繁地蹲下、站起來或跪地。日前,她總是覺得右腳膝蓋不穩定,不時有軟腳的情形,要是做蹲下、跪下或下樓梯等動作時,還會伴隨膝蓋後側、內側疼痛。初期,她以為是關節退化,不以為意,直到疼痛加劇,只能靠柺杖慢慢走才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檢查。吳柏陞醫師發現她是過度使用膝蓋,導致後十字韌帶受損,透過增生療法PRP注射治療,3個月左右的時間,邱女士已經能夠不靠拐杖正常行走,走路速度也回復正常。 -
手腕痛擰毛巾都吃力! 三角纖維軟骨損傷自我復原力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986許多人有過手腕疼痛的經驗,像是跌倒時用手掌撐地、停放機車時用力拉動摩托車之後,或是日常工作搬重物扭傷、挑戰瑜珈高難度動作等。如果疼痛部位在小指那一側的手腕且久不消退,很可能就是三角纖維軟骨受傷了。復健科醫師表示,手腕尺側三角纖維軟骨損傷後的自我修復能力較差,若進行保守治療至少需要3個月,最長可能耗費1年之久,若搭配增生療法則能啟動組織修復,有助縮短復原期。 -
蹲下去站不起來?關節炎總共分成5級 治療趨勢1次看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892許多人在上了年紀之後,會出現膝蓋關節發炎或疼痛的情形。根據統計,台灣60歲以上有15%至20%的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不過,關節炎並非都與老化相關,也有可能是車禍外傷、開過刀、過度使用關節等所造成的結果,因此年輕人其實也有可能罹患關節炎。關節炎若沒有好好治療,久而久之,年紀漸長會變得不想活動,導致運動量不足,肌肉萎縮,進而造成肌少症,提高日後跌倒骨折的風險。 -
懷孕期間須做好血醣控制 8大飲食指南遠離妊娠糖尿病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424醣類就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單醣、雙醣、寡糖及多醣,而單醣及雙醣是分子較小的醣類,人體吸收相當快,因此妊娠糖尿媽媽血糖想管理良好,須減少小分子的醣類,多攝取富含纖維質的多醣類食物。簡單來說,就是不要攝取額外加糖的飲品或甜品,而攝取天然的多醣類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