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菊花
-
換季鼻過敏又犯了? 中醫師推4類型療法和日常7大保健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49近日北部陰雨綿綿,氣溫驟降,代表著秋季的到來,白天時間逐漸縮短,陽光照射時間變少,同時降雨明顯增多,濕度提高,天氣變得濕冷潮濕。此時的氣候轉變顯著,早晚溫差大,許多民眾開始出現「溫差性過敏」,又稱為「血管運動性鼻炎」,症狀有打噴嚏、鼻塞、鼻水流不停、鼻水倒流等情形。 -
耳鳴與臟腑功能失調有關 中醫診斷分4種型態辯證論治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944耳鳴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之一,聲音可能如「嗡嗡」、「蟬鳴」、「流水」,安靜時特別明顯,甚至影響睡眠與情緒。徐瑋憶中醫師表示「耳為腎之竅」,耳鳴不只是耳部問題,而是氣血失調、臟腑功能失衡的反映,常與腎、肝、脾三臟相關。 -
「鏟子超人」辛苦了! 中醫推防中暑和緩解肌痛這樣做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619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而受災,來自各地的「鏟子超人」紛紛湧入協助清理和復原工作。但天氣炎熱,長時間進行鏟除沙泥與搬運重物,可能出現「中暑甚至熱衰竭或肌肉酸痛甚至橫紋肌溶解症」等不舒服情況。讓我們從中醫視角提供一些自我預防或症狀處理小撇步,希望這些前線英雄及居民能好好照顧身體,更安全地投入救災。 -
「風」邪侵襲誘發換季頭痛! 中醫歸納6證型對症治療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923隨著季節交替,許多人會出現頭痛、頭脹或偏頭痛的情況。這種「換季頭痛」往往與氣候驟變、氣溫忽冷忽熱、空氣濕度改變,以及人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有關。在西醫觀點中,可能與血管收縮擴張、過敏反應或自律神經失調有關;而在中醫角度,則更重視「正氣不足」與「外邪侵襲」之間的平衡。 -
日常小病小痛突然找碴? 中醫師推「中醫急救包」備用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759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小病小痛,例如感冒、腸胃不適、扭挫外傷等。這時候,如果家中備有一些常用的中藥材,就能在第一時間派上用場,為我們的健康提供即時的幫助。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家裡該準備哪些中藥,打造一個實用的「中醫急救包」吧! -
慢性疲勞等於體虛?是身體在求救 3大診斷條件需留意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0301名30歲從事夜班工作的男性因長期作息顛倒、壓力大、飲食重口味又缺乏運動,導致體重逐漸上升,並長期感到疲倦。工作數年後,近日在健康檢查中發現肝指數飆升至100,雖沒有B型肝炎、C型肝炎等,但卻有中度脂肪肝的問題。經過尋求中醫協助,配合治療及調整生活習慣,如:少吃重鹹、睡前3小時不進食等,疲倦感已明顯改善。接下來的目標便是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戒酒與減重,讓身體更輕鬆與舒適。 -
小暑到熱浪來襲!4症狀常上身 中醫推1茶飲3穴位舒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443「小暑」是夏季的第5個節氣,俗云:「小暑過,一日熱三分」描繪了此時氣溫節節攀升的特點,還有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表示這個時節又濕又熱,彷彿置身蒸籠般的感受。「暑」代表炎熱,而「小暑」意味著天氣開始進入真正的盛夏,但尚未到最熱的時候(最熱為「大暑」)。此時太陽直射北半球,日照時間較長,導致氣溫高、濕氣重,容易形成「暑濕夾雜」的氣候特徵。 -
你的肥胖是壓力肥?與失眠互為因果 中醫師揭關鍵因素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8357一份調查研究指出,台灣民眾的整體精神健康指數達到81.67分,僅低空飛過及格80分,且大約有4成民眾都有睡眠不佳的問題。而睡眠狀況不佳除了帶來白天疲勞感,更有可能導致荷爾蒙失調、代謝速度變慢、胰島素阻抗等問題,進而引發肥胖,失眠、壓力和肥胖3者常常互為因果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