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
類流感高峰期!增強免疫力抵禦外邪 中醫4招遠離病毒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728類流感流行期,中醫師觀察,近日赴門診希望增強免疫力的民眾增加約10%。中醫師表示,免疫力是身體的防禦系統,而影響免疫力的因素眾多,包括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壓力疲勞、慢性疾病或長期服用特定藥物等;民眾接受現代醫學治療的同時,亦可輔以專業中醫師調理,4 招養生法,養出好免疫力。 -
講座報名/解密失智症警訊! 精神科專家教應對與照護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851黃宇銳醫師將於12月21日(星期六)下午,應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及財團法人武聖關公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之邀,帶來專題講座,深入解析「失智症的美麗與哀愁」。 -
骨折手術要提防感染、骨髓炎! 圖解骨折術後照護重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9415「骨科手術的傷口很怕感染,如果感染無法控制,便得將植入物、人工關節移除,然後需要長時間的換藥,等到感染改善後再想辦法關閉傷口,往往需要3至6個月以上。」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呂憲宗醫師指出,「為了降低傷口併發症的風險,可以多管齊下,包括把血糖控制穩定、避免手術低體溫、使用手術後負壓傷口照護系統等,讓傷口順利癒合,能夠減輕患者與家屬的壓力,也能避免許多衍生的醫療花費。」 -
人類壽命縮短1.8年! 忽略抗藥性問題將引發全球危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34一項研究顯示,如抗藥性危機持續惡化,2050台灣一年超過3.3萬人死於抗藥性感染,占總死亡人數的1/5。每年11月為「世界抗生素認知週」,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攜手衛福部疾管署、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及台灣感染管制學會舉辦「抗生素衛教巴士」展覽,盼透過展覽,提升全民對正確使用抗生素的認識,提醒民眾抗藥性的嚴重性。 -
8旬翁大腸癌術後6天出院 北醫ERAS計畫縮短住院天數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59580歲的王先生因腸胃不適,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異常,就醫後確診大腸癌。考量到年紀不適合進行大型手術,王先生轉至北醫附醫接受副院長暨大腸直腸外科魏柏立醫師以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並搭配ERAS計劃,術後第一天便能進食、第4天出院返家,總住院天數6天,相較以往需住院10天,住院天數縮減40%。 -
癌友運動有阻礙!單靠走路恐不行 掌握5大重點達成效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5395癌友在治療結束後,保持運動習慣有助降低癌症復發,但多數人常陷入「3不知」當中,不確定「何時動」、「怎麼動」、「找誰動」。同時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調查顯示,癌後病友近8成偏好走路,雖然有動但並非「動得有效」 -
驚!男子血便求醫 竟是每天久坐10幾小時釀成痔瘡惹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0751名20歲出頭的年輕男子近3、4個月以來排便後馬桶滿是血漬,伴隨的疼痛也影響生活品質,飽受困擾的他下定決心求醫,經醫師檢查後確認是痔瘡所致,一問之下發現,男子從事設計工作,疫情以來長期在家工作,1天坐10幾個小時鮮少走動,痔瘡快速惡化,最後只好接受內外痣全切除手術,重拾健康人生。 -
癌症基因庫加速精準醫療! NGS納健保適用19種癌別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846「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由跨部門、跨機構的合作,透過全方位的基因檢測和智慧化分析為醫師提供精準的臨床醫療決策支持,收案癌別包含肺癌以及5大消化道癌症。計畫同時成功建立台灣首個本土臨床基因組數據庫(CGDB),期能累積真實世界數據加速未來藥物的開發和核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