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
乾燥症不只眼睛乾!中醫教你按壓穴位 遠離惱人乾燥症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050年過50的孔小姐,眼睛乾澀且有異物感已超過3年,最初於眼科診斷為虹彩炎,並接受類固醇眼藥水治療,但症狀反覆發作。隨後再度至醫院檢查,確診為乾燥症。儘管使用西藥及眼藥水治療,但不適感依然存在,遂前往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中醫科尋求幫助。 -
隱球菌腦膜炎初期症狀像感冒 醫:出現神經異常速就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972隱球菌腦膜炎好發於免疫力低下者,如愛滋病、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器官移植後的患者等族群,陳珮昀指出,臨床上表現出亞急性或慢性的病程,起初症狀並不典型,容易被以為是感冒而輕忽,可能症狀有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視力模糊、發燒……等,嚴重甚至會意識不清、癲癇、黴菌血症且有生命危險。 -
大麻是毒? 專家解析:大麻素、四氫大麻酚、大麻二酚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8222許多人聽到「大麻」就會聯想到毒品,但事實上,許多用來治療慢性疼痛的藥物也含有醫用大麻的成分,那麼究竟該如何區分呢?在了解這個課題之前,我們必需先對「大麻」有進一步的認識。 -
6旬婦確診新冠竟出現肌肉痙攣! 醫解析肌張力不全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02年約63歲的女士於今年7月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除了有咳嗽、流鼻水的症狀外,同時還伴有雙眼難以張開,在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後,上呼吸道症狀雖有逐漸改善,但雙側眼瞼痙攣的情形卻愈來愈嚴重,甚至因看不到路、步態不穩,而時常跌倒受傷。後續幾個月,痙攣情形還影響到頭頸部的其它肌肉,造成她臉部歪斜、不自主咬牙、斜頸及頭部顫抖。至神經內科求診後,醫師開立口服抗痙攣藥、肌肉鬆弛劑等藥物,但症狀並未改善,且愈發嚴重,連講話都變得結巴不流暢,神經內科醫師臨床診斷發現,疑似與新冠病毒相關的肌張力不全症及神經退化有關。 -
聯合仁愛醫院不孕技術新亮點 非侵入式胚胎檢測增好孕
兩性關係 / 不孕症6539詹景全醫師曾收治1對從外縣市前來求子的夫妻,太太37歲,過去4次試管嬰兒皆失敗,而且每次能植入的胚胎只有1、2顆,期間做了很多不孕檢查,在詳細諮詢過程中詹景全醫師發現太太並未做過染色體檢查,PGT-A檢查完觀察到胚胎染色體異常率高,最後才發現原來是太太的染色體異常,第14對染色體少1段,跑到第17對染色體,這導致她的卵子有4分之3的不良率,在不斷嘗試進行試管嬰兒的療程中,終於找到1顆好胚胎,再藉由原廠研發的ERA檢測胚胎最佳著床窗期,精準個人化植入並著床,正順利懷孕中。 -
恐怖!8旬嬤拔牙好不了險顎骨壞死 竟是這類藥物造成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335有位高齡82歲的女性,於診所拔牙後傷口遲遲無法癒合,伴隨疼痛、患部腫脹、感染化膿、黏膜潰瘍及齒槽骨腐骨暴露。到北市聯醫就診後發現,與患者所使用的抗骨吸收藥物有關,診斷為藥物相關之顎骨壞死(MRONJ)症候群。 -
量血壓時翹腳又聊天 其實是錯的!該如何正確量血壓?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05根據衛福部2020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高血壓性疾病高居第7位,其他與高血壓相關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變等也都名列十大死因之一,由此可見高血壓對健康狀況的重要。 -
如何防止COVID-19病毒變種? 研究:疫苗+社交距離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99大疫年至今已有2年多,在2021年底橫空出世的Omicron曾因其快速傳染力使得全球一度緊張。Omicron自降重症率換取稍高的傳染裡,取代重症率偏高的病毒前輩Delta,造成東亞國家如香港、南韓、日本等國面臨新一波疫情。台灣有賴積極防疫政策與民眾配合,讓疫情逐漸趨緩,但我們還是要擔心,COVID-19會不會又有新的變異株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