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膽道
-
解密肝臟自癒能力! 陽明交大聯手哈佛大發現關鍵基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907肝臟是人體中少數具有再生修復能力的器官,最近陽明交大與哈佛大學聯手,發現了這項「自癒力」背後的基因,讓再生醫學帶來新的曙光。膽管的修復是肝臟多種自癒力表現之一。當膽管受損時,原本負責代謝功能的肝細胞竟能搖身一變為膽道上皮細胞,並且衝向前線修補受損的膽管。然而,這項轉變背後的分子機制長期未明。 -
黃疸恐是肝膽發出求救警訊!5症狀別大意 醫師揭3成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480每年7月28日為世界肝炎日,而當肝臟發炎厲害的時候,即會出現黃疸表徵。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王璞表示,黃疸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症狀,而非單一疾病。當皮膚、眼白、甚至尿液出現明顯發黃時,這不僅僅是皮膚顏色的改變,更可能是身體健康亮起紅燈。 -
台大推動國際醫療 助印尼2病童來台做肝臟移植獲新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7571在家人陪同下,11歲女孩Sherlyn今天重回台大醫院,感謝台大團隊。她出生即罹患膽道閉鎖,曾於馬來西亞接受葛西手術,但手術失敗,病情迅速惡化,當地醫院宣告,僅剩1個月生命。所幸遠赴台灣接受活體肝臟移植手術,接受母親捐贈的肝臟,挽救生命。 -
晚期膽道癌及晚期肝癌免疫治療健保給付 減輕癌友負擔
癌症新知 / 肝癌1307270歲婦女患有肝炎,且腎臟功能不佳,健康檢查報告顯示,肝癌指數飆破10萬,緊急就醫,確診為晚期肝癌,腫瘤已達9公分,壓迫右側門靜脈,導致血流受阻,危及生命。在醫師評估及建議下第1線使用「雙免疫治療」,腫瘤縮小,肝癌指數下降至正常值。 -
黃疸拖1個月!男子罹膽管癌3期 手術搭配化療穩住病情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741664歲的黃先生因漸進性黃疸持續1個月,且伴隨腹部悶痛、食慾不佳而就醫,經醫師詳細檢查後,診斷為肝門膽管癌(Bismuth type 4),但慶幸未發現遠處轉移,因此建議採手術切除治療。黃先生在術後恢復良好,於第10天順利出院,雖然病理報告顯示為第3期,經後續化療治療後,至今3年並無復發,也持續於門診定期追蹤。 -
胰頭癌致膽道、十二指腸阻塞! 男子放置支架化險為夷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783958歲的李先生因全身黃疸、腹脹及進食困難等症狀就醫,經檢查為胰頭癌引發膽道阻塞與十二指腸阻塞,因此需接受膽道與十二指腸金屬支架置放手術。他在術後症狀顯著改善,不僅黃疸消退,進食能力恢復,目前病況穩定,也能持續接受化療對抗癌症。 -
肝膿瘍與大腸癌成正相關! 醫籲定期檢查長者更要小心
癌症新知 / 腸癌7645臺北榮總感染科林邑璁主任研究發現,得到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的化膿性肝膿瘍的病人,很高的比例帶有大腸的病變。臺北榮總過去13年共有112位化膿性肝膿瘍的病人接受完整的大腸鏡檢查,其中有45位(40.2%)病人發現有大腸腺瘤性息肉,12位(10.7%)病人發現有大腸癌,大腸病變的比例相當高。 -
老翁為治肝癌膽道受損 手術重建人工膽道讓膽汁不淤積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8576歲的林先生曾罹肝癌,為完整切除腫瘤接受手術治療,未料術後膽道受損,導致膽汁淤積在肝臟無法排出,雖然有從外部建立引流管,希望降低發炎並等待膽道恢復功能,但膽道功能非但未恢復,還讓他生活相當不便,且不時會引起感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