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膝關節
-
告別關節疼痛!微創人工關節置換術 助銀髮族舞動人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378人工關節置換後可用多久呢?梁峻銘院長提到,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依材質與加工技術而異,健保給付的人工關節一般可用10至15年,自費選項則能延長至30年以上,目前人工關節可使膝蓋彎曲達130至140度,足以應付日常活動,如使用蹲式廁所,只要術後保養得當,人工關節的耐用性足以滿足大多數病患的需求。 -
孩子O型腿別緊張! 骨科醫:這年齡以前矯正都來得及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0821名9歲女童Lucy因站直時雙膝間距過大,被母親帶至臺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求診,經骨科部蔡凱仁醫師診斷為「O型腿」(膝關節內翻)。與家屬討論後,醫師建議進行「微創生長板導引手術」,術後追蹤1年,Lucy的腿型恢復筆直,不僅家長放心,Lucy也重拾自信。 -
急凍降溫小心腦中風找上你! 簡單1動作評估中風危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803寒流一波接一波,清晨尤其寒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也跟著起伏不定,加上低溫使血液黏稠度變高恐形成血栓,進而增加腦中風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腦中風是國人10大死因之一,近年來更有年輕化趨勢,千萬不可輕忽。 -
半月板破裂新療法! 北醫團隊研發成果獲國際期刊刊登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344月板破裂是膝關節常見問題,也是少數橫跨老中青三代的膝部疾病之一,美國職棒大聯盟洛杉磯天使隊球星楚奧特(Mike Trout)及巴西足球巨星內馬爾(Neymar)都曾因此無法參賽。如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研究團隊研發出特殊的注射式組織膠,有望為治療帶來突破,相關研究成果已於今年發表於知名期刊《國際生物大分子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期盼未來可運用於臨床,造福大眾。 -
全面解析僵直性脊椎炎! 醫師解釋病情進程與治療方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6055歲黃先生患有僵直性脊椎炎,疼痛從頸部延伸到下背部,到奇美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陳昭宇門診就醫後,發現,黃先生的雙側薦腸骨關節已完全融合,脊椎從頸椎下段到腰椎也有脊椎黏合情況。由於黃先生病情,仍未達使用生物製劑或標靶藥物的標準,陳醫師改以免疫調節藥物與復健進行治療,最終黃先生病情也得到好轉。 -
運動關節卡卡、不適? 3個營養成份助你找回關節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80新北市一位50歲男子,平時熱愛登山、跑步等戶外活動,近日卻突然出現關節疼痛、活動度下降問題,雖暫時靠消炎、止痛藥抑制症狀,但不適感卻遲遲未改善,後經診斷才發現是關節液不足造成的退化性關節炎。 -
冬天睡不飽竟與濕氣重有關! 多按2穴道助你輕鬆排濕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629中醫師吳文誠表示,無論是常見的上焦症狀,睡醒頭昏腦脹、全身乏力提不起勁、越睡越累,亦或是下焦容易有的小腿水腫、帶下分泌物變多,都是能讓民眾自覺濕氣重的相關症狀。 -
軟骨回復有望! 再生療法助公衛專家何美鄉重拾運動樂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61自SARS開始,公衛專家何美鄉一路用她專業的公共衛生知識陪伴台灣民眾度過伊波拉以及COVID-19等重大傳染病的浪潮。而她近年卻因為膝蓋疼痛而苦不堪言,甚至有醫師對她說:「妳膝蓋退化的程度,幾乎嚴重到可以換人工膝蓋了。」直到偶然遇見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呂紹睿醫師向她解釋,妳的膝蓋仍有機會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