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腰圍過粗
-
三高傷腎!國健署推腎病識能友善診所 落實護腎8守則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492國民健康署表示,111年10大死因排名第10位為腎炎、腎病症候群、腎病變,腎病也是台灣目前醫療花費最高的疾病。據實證資料顯示,導致腎病的風險因子主要為三高,同時吸菸、肥胖與不當藥物使用也是腎功能變差的因素之一,為此特別呼籲民眾,遵守護腎黃金8守則,落實「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才事顧腎之道。 -
荷爾蒙減少心血管風險倍增! 國健署籲做好更年期保健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09每年10月18日為「世界更年期關懷日」,今年特別強調,更年期女性要重視心血管疾病!根據衛生福利部111年死因統計調查,心血管疾病為女性第2大死因,特別是更年期階段的女性,卵巢功能退化,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分泌量減少,導致腹部脂肪容易堆積、血脂異常、胰島素抗性增加,導致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死亡風險也倍升。 -
慢性病風險能預測!國健署1平台 輸入健檢報告可分析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665為了幫助民眾及早預防慢性病,國民健康署發展「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提供35至70歲民眾自行輸入健檢報告數據,計算未來10年內罹患5種慢性疾病(包含: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 -
衛福部推「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 近3成參與者有改善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19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與中央健康保險署聯手合作推動「全民健康保險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透過基層診所收案管理,針對慢性病根源因子,如吸菸、嚼食檳榔、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等,由醫療團隊提供專業指導,讓民眾瞭解需要改善的重點,並由醫師與病人共同討論改善自我健康的目標值,不再是由醫師單方面的建議,提高民眾參與疾病管理的意願,及早調整個人不健康行為,以降低後續慢性病的發生。 -
確診加速腎臟老化!民眾若有5大前兆 專家示警快就醫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725今年3月9日為「世界腎臟日」,美國1項大型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後腎臟老化速度是一般人的3倍。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表示,人老之後,腎臟逐漸老化,平均每年以1%速度下降,但染疫之後,1年內下降3%至4%。 -
青壯年小心3高2害!罹患代謝症候群 這些病也會跟著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79李先生每天從早到晚的忙碌工作,幾乎都很晚下班,三餐多是隨手抓些零食或餅乾果腹,有一天看到電視上國民健康署成人健檢服務的宣導廣告,終於下定決心要做健康檢查,但收到健檢報告時,發現好多紅字,細看血壓、血糖等檢驗數值都超標一點點,腰圍也過粗,但還好沒有感覺不舒服,就自我安慰「應該還好」!但真的是這樣嗎? -
只關注BMI指數還不夠!從腰圍看內臟脂肪 別成泡芙人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96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指出,民眾對於健康體態大多會用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作為評估方式,卻輕忽了腰圍管理。現代人飲食西化、養成不良生活習慣,腰圍超標是常見的健康問題。 -
只量體重沒做「這件事」要小心! 代謝症候群恐找上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07專家提醒,相較於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腰圍管理更為重要,大肚、腰圍過粗者,血壓、血糖及壞膽固醇顯著增加,且更容易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腰圍是否變粗,很容易從外觀察覺,此外,穿褲子、繫上腰帶,也會知道腰圍變化,但以皮量尺測量腰圍長度,相對客觀,如果腰圍過大,就表示腹部肥胖、內臟脂肪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