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腫瘤阻塞
-
前駐泰代表李應元壺腹癌逝 出現3大症狀快做胃鏡檢查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33消化道專科醫師表示,與其他腹腔器官腫瘤相較,壺腹癌相對罕見,盛行率僅約為每10萬人0.3至0.46人,因較難早期發現,確診時如至晚期,且轉移至淋巴,則5年存活率僅25至40%。 -
5大便祕成因別輕忽 調整飲食與作息逾8成可改善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856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孫文俊指出,臨床便祕定義以時間為指標,超過3天以上沒排便,即為便祕。至於糞便的形狀及軟硬度屬於臨床症狀,如果便便形狀像一顆顆的小雞便,常與水份攝取不足有關,不會稱為便祕。而造成便祕的5大主因,分述如下。 -
9旬老翁長期「嗯」不出來 原來4公分腫瘤阻塞腸道
癌症新知 / 腸癌4884方佳偉指出,網路上曾有「便秘10年必得腸癌!」一說,雖不是百分百準確,但不可諱言腸癌病人的確有極高比例曾飽受便秘之苦。九旬老翁使用軟便劑十多年,一直認為是年紀大導致腸道退化,檢查才發現原來是有顆4公分大的腫瘤阻塞腸道,才需要一直依賴軟便劑。 -
罕見壺腹癌難確診 家族性腺性息肉患者屬高危險群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7686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基金會表示,壺腹癌是罕見癌症,如果腫瘤阻塞膽管或胰管而引致不適,就有機會提早發現,但如果腫瘤是往周邊擴散則較難察覺,如有不名原因肚子痛、黃疸、發燒,就應提高警覺。前教育部長吳京於2008年年初也是因壺腹癌病逝,享年74歲。 -
膽道狹窄無症狀 他尋求第二意見揪出膽管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385中國附醫消化系主治醫師楊其穎說:「不明原因的膽管狹窄是健康的一大隱憂」,有可能是良性發炎,但也可能是惡性腫瘤阻塞,由於初期沒有症狀,大都在接受健康檢查時才被確診。 -
腸阻塞癌友滿腹「黃金」 支架手術助排便順暢
癌症新知 / 腸癌4671
台北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賴正大表示,大腸極富彈性,但如果受到大腸或腹腔內其他來源的腫瘤擠壓,腸道可以撐6至7公分,導致腹痛腹脹,甚至腸道破,引發腹膜炎。
-
預防食道癌 飲食習慣不馬虎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689由於食道是人們每天使用相當頻繁的器官,種入口的食物都一定會過食道、最後才達到胃部,因此,食道癌的發生與「吃」有密切關係。雖說截至目前為止,醫學界對於食道癌發生的原因仍無定論,不過可以發現,經常食用速食、熱食、口腔衛生習慣不好、抽菸、喝酒、嚼食檳榔等民眾,都比較容易罹患食道癌。 -
食道癌新療法 雙內視鏡術後恢復快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25079歲慢性阻塞性肺炎男性病患,19歲就開始有喝酒習慣,近半年來逐漸感到吞嚥困難,進一步檢查後發現罹患食道癌,於是安排雙內視鏡手術治療後,於術後25天順利出院。另外,一名40歲的男性則透過例行性健檢,以胃食道鏡檢查後,意外發現罹患初期食道癌,所幸立即接受治療,術後12天即出院,癒後情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