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腦部發育
-
懷巨嬰恐難產! 醫建議孕媽咪控糖、控體重保母子均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64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發現一名孕婦頭圍過大,告訴她應剖腹生產以免難產的風險發生。該產婦以剖腹產下一名重達4000克,體重超過正常值的嬰兒。 -
搶救腦霧健忘症! 10大超級健腦好食物專家教你這樣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125香蕉提供的葡萄糖在膳食纖維影響下,可讓血糖平穩上升,避免血糖快速飆升造成頭暈、注意力不集中情形。而色胺酸及維生素B6能幫助大腦製造合成血清素,血清素是能幫助調解情緒的神經傳遞物質,讓身體感受到放鬆、愉悅、幸福,因此具有「快樂荷爾蒙」之稱。但因香蕉熱量高,建議每日1、2根即可。 -
疫情在家如何和孩子度過? 親子共讀增進情感正是時候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618孩子的大腦在3歲前會完成80%的發展,因此越早開始越好。嬰兒時期雖然無法瞭解文字意義,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短,但聽覺卻特別靈敏,此時共讀的重點不在於內容,而是讓寶寶透過爸媽的聲音及語調,得到情緒上的滿足。 -
酒精、漂白水、次氯酸水怎麼用? 專家曝「使用重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87正所謂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輔大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許書華表示,事先了解消毒用品的運作原理,能幫助我們正確使用,讓手邊的消毒用品發揮100%的功效。 -
照骨齡了解孩子發育狀況 成功「轉大人」顧好2大關鍵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696「不同時期的成長,速度大不同。」李翊誠說,出生足月的新生兒身高約落於50公分上下。出生第1年平均長25公分。出生第2年平均長12.5公分。進入青春期之前,每年至少平均要長4至6公分。在寶寶3歲之前,成長發育最關鍵因素為充足的營養與甲狀腺素。前者可以避免罹患缺鐵性貧血,或因維他命D缺乏而造成「佝僂症」,而甲狀腺素則是腦部發育關鍵荷爾蒙。 -
出生不足1500公克腦麻風險增20倍 高危險妊娠應慎防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1597從數據上不難得知,腦性麻痺確實是早產兒常見的腦部受傷後遺症之一。美國杜克大學長期針對新生兒腦傷的臨床研究發現,寶寶早產、缺氧、出生體重不足,有較高比例發生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傷(HIE),若能把握出生後72小時內使用臍帶血回輸治療,病情可望獲得改善。 -
大腦異常遺傳關鍵找到了!原來是泛素蛋白USP11缺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03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陳瑞華特聘研究員、中研院細胞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周申如副研究員攜手合作這項跨領域研究,研究發現,人體中的蛋白SOX11不穩定,將導致大腦發育異常。 -
嬰幼兒腦部缺氧 經跨科團隊與高壓氧治療後成功恢復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705幼兒如果在生產前發生腦缺氧,主要原因為早產、懷孕期感染(如德國麻疹)、胎盤早期脫落、絨毛栓塞、孕婦吸食毒品菸酒,或受到放射性物質傷害,畸形胎等。發生在生產過程中,可能是產程過長導致缺氧或腦部出血。若是生產後則可能是因為感染(如腦膜炎)、意外腦部受傷(如跌倒溺水窒息)、腦血管病變、嚴重黃疸等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