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腦部功能
-
老年人在家防疫利用視訊 多與親友互動可防認知退化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883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多個國家實施封城鎖國,許多民眾只能宅在家,缺乏運動量。1項2020年2月發表於《老年醫學期刊:心理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建議,主動嘗試多種活動,可保持大腦敏銳度。 -
以為健忘其實失智已悄悄找上門? 從10件小事來判斷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46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葉伯壽表示,「記憶減退」是許多人面臨的問題,部分的生理原因在於人類形成短暫記憶的主要大腦區域海馬迴(hippocampus),會隨著年紀增長逐漸萎縮,有研究顯示,在年過50歲之後,海馬迴的體積以每年1%至2%的速度逐漸萎縮。 -
3歲童罹患頑固性癲癇 大腦半球切開手術治療成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556臺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楊士弘表示,翁小妹妹出生後一切正常,在1歲半前發育與一般小朋友無異,但2歲時出現異狀,常在玩耍時突然發呆、意識呆滯、右側肢體抽搐,就醫診斷為腦炎導致頑固性癲癇,雖然經過抗病毒及抗癲癇藥物治療後狀況穩定,但3歲時又再度惡化。
-
思覺失調以為卡到陰? 上班族接受治療成功重返職場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364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主要的症狀有思考扭曲與知覺異常,會影響病友的日常生活功能。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主任潘怡如表示,像阿財家人一樣,認為思覺失調症是「卡到陰」、對藥物治療有疑慮的病友及家屬並不少,臨床上可以從解決病友生活上的困境著手,依需求打造「個別化治療目標」,建立病友對治療的正向態度,進而穩定治療。 -
動脈硬化易致心肌梗塞 不定時炸彈恐奪命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548講到心肌梗塞,沒有人不害怕,就像名字被寫在《死亡筆記本》上一樣,一旦發生,想逃也逃不掉。但你知道嗎?其實心肌梗塞並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在更早之前就已經出現病變,只是你沒有察覺到。 -
每年新增1萬多名失智症患者 你了解失智嗎?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882隨著台灣人口結構老化,失智症發生率將會越來越高,去年,總統蔡英文曾說,認識失智症是全民教育的一環,這讓我們不禁要問,政府部會有跟著動起來嗎?我們對失智症真的了解嗎? -
高IQ坐穩人生勝利組? 情感性精神疾病風險增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347「聰明」常是我們用來稱讚人的一項人格特質,但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曾指出,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EQ)高的人,比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IQ)高的人更容易成功,因為EQ能夠提高生活品質,使一個人更適應現實。 -
高IQ坐穩人生勝利組? 情感性精神疾病風險增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697「聰明」常是我們用來稱讚人的一項人格特質,但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曾指出,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EQ)高的人,比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IQ)高的人更容易成功,因為EQ能夠提高生活品質,使一個人更適應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