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腦萎縮
-
吃銀杏補腦真有用? 健忘可能是失智前兆早發現早預防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75台南奇盛診所主治醫師陳之盛表示,一般年過40記憶力便開始衰退,可能會自覺健忘,需要設定手機行事曆提醒待辦事項,容易發生「健忘」的情形,但並不致於影響日常生活能力。 -
氣血虛弱恐增小腦萎縮症風險 這些常見症狀你中幾項?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8086什麼是小腦萎縮症呢?小腦萎縮症是一種小腦退化的疾病。小腦在人體主要是協調控制肌肉神經運動、反射反應及平衡感,當小腦逐漸萎縮、退化後,就容易出現走路搖擺、容易跌倒、平衡感異常、寫字不順、吞嚥困難等症狀。 -
每天堅持做這10件生活小事 提升腦力、延緩失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66許多研究顯示年輕、中年時的生活型態會影響未來的大腦健康,不愛運動的人到年老時,大腦的體積比較小、認知功能較差,腦部結構健康也下滑。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國人的生活形態,根據國健署今年剛公布的調查,近5成國人的身體活動量未達國健署及WHO建議,且每日平均久坐高達近6小時。 -
每天久坐逾6小時易變胖 同時加速大腦老化增失智風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70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引述2016年發表於《刺胳針》(Lancet)整合16篇超過100萬人的研究,發現每天坐著超過8小時且活動少的人,死亡風險增加58%;2014年發表於《國立癌症研究雜誌》的研究顯示,久坐會增加大腸癌的罹患風險24%、子宮內膜癌增加32%、肺癌增加21%;2019年美國運動醫學學院的報告指出,許多強力證據顯示久坐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致死的風險。 -
國外研究久坐不動增加失智風險 +10運動防大腦萎縮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005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引述2018年發表於PLOS ONE期刊,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35位非失智、45至75歲的中老年人,結果發現久坐與腦部內側顳葉厚度減少相關,而該區域主要為掌管海馬迴及記憶功能。推測久坐可能會減少腦神經新生、血管生成及神經突觸可塑性,並且增加發炎反應,而影響了海馬迴的健康。 -
不讓大腦提早老化 預防失智症飲食與睡眠是2大補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894高齡人口會帶來健康危機及社會問題,50歲過後,隨著年紀增長,除了體力、肌力、骨質會逐漸流失外,大腦也會隨著年紀而逐漸萎縮、變小。台灣過去的調查發現,65歲以上人口中約有18.8%為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而失智症患者則有8%。失智症是緩慢進行、目前仍無法治癒的疾病,雖然致死率不高,但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增加家庭壓力和經濟負擔。 -
拉提改變肌齡超有感! 非侵入式療程該如何選擇?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77電波和音波拉皮2者的原理皆是利用熱能讓組織收縮,並刺激膠原蛋白增生,讓肌膚達到緊實飽滿的效果。適應症除了臉部的木偶紋、魚尾紋、法令紋、或是皮膚鬆弛,甚至是蝴蝶袖、大腿、屁股的下垂都可以透過電波和音波治療。 -
聽到發燒「心好慌」? 專家提醒吃藥也可能使體溫升高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841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表示,發燒代表身體正在動員免疫細胞,要來對抗外界物質,發炎或感染部位會有細胞激素,告知掌管體溫的大腦下視丘,應該要提高體溫加強免疫系統;但不是所有發燒就是身體正在感染,藥物過敏或副作用,都有可能讓體溫升高,讓身體溫度高於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