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腦脹
-
眩暈症應接受治療 以免釀成永久性聽力障礙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14宏仁診所李宏信醫師說明,眩暈症其實是內耳病變所造成,因內耳淋巴水腫病變所導致的平衡失調,因此影響到聽力及平衡感,產生眩暈、站不穩、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這類病患通常是因為壓力過大、內耳血管過度收縮導致血流不暢、自體免疫失常、病菌感染等因素,引發內耳淋巴液腫脹,進而造成組織缺血壞死,甚至內耳神經因此萎縮。 -
午休散步15分鐘 提升工作專注力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699研究結果發現,不管是公園散步組或是冥想組,在研究進行後都比進行前的狀態更好,也就是說,午休時間從事散步和冥想15分鐘,下午的工作狀態會好轉,而公園散步組對於午休時間感到開心,冥想組在這個部分則沒有感覺。 -
天氣熱老是中暑 吃冰反而散熱不易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214今年(105年)52歲江女士長期以來每逢高溫就頭昏腦脹,不舒服就去洗頭或請人按摩,痛到受不了就找家人刮痧,或吃冰品緩解疼痛。這一、兩年邁入更年期後,狀況沒有好轉,反而頻率更高,蹲下站起的瞬間,頭昏的症狀更加明顯。 -
駕駛鼻過敏瞌睡肇事 嚴重影響國道安全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848經過詳細問診後發現,這名高先生持續打鼾已長達半年,口鼻呼吸停止的時間一旦超過10秒就可以懷疑是「睡眠呼吸中止症」。以臨床案例來說,睡眠呼吸中止症可分為三類:阻塞型、中樞神經型以及混合型,其中,阻塞型約佔九成比例最高。阻塞型即為經鼻吸入的空氣不足,肺及全身的氧氣不足即濃度低,造成生理功能低下,故易有打鼾及瞌睡的情形。 -
江蕙克服眩暈 展開「祝福」演唱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21事實上,眩暈的主要症狀是來自於內耳淋巴液積水壓迫所造成,當內耳血管因膽固醇以及血脂肪沈澱引發阻塞、血流不通暢,加上生活壓力過大,血管更容易過度收縮,導致組織缺血壞死、內耳神經萎縮。 -
免費戒菸專線 助老菸槍擺脫菸癮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戒菸專線自92年成立至今,已接到超過94萬人次的諮詢,協助近12萬人設定戒菸日,並幫助近5萬人順利戒菸,成功率近四成。短期節省健保醫療費用支出約2億6000萬元,創造201億6000萬元的社會效益。 -
食補補過頭 鼻過敏患者變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36台北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宏信指出,鼻過敏成因多,但患者中佔大多數是接觸到過敏原。而過敏原除了一般人比較熟知的透過身體四肢接觸到,或鼻子吸入,還有飲食不慎吃下肚,這些都會導致鼻過敏發作。 -
秋涼犯眩暈 保暖有助末梢血液循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807李宏信醫師門診時發現,大多數前來就診的眩暈患者只要稍稍一動,就會覺得天旋地轉,噁心、想吐。許多患者在發病時,誤以為自己出現了中風的前兆,甚至懷疑自己腦部發生了問題。其實是因為內耳血液循環不良所造成,其中常見的包括梅尼爾氏症及頸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