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腦神經
-
聽力下降恐致失智!早期介入治療 把握認知黃金逆轉期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3032020年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研究發現,有12個危險因子會影響失智成因達40%,其中聽力喪失佔其中8%,排名第1。聽覺是與人互動的重要能力,當長者因聽力退化而逐漸無法順利與人溝通互動時,除了會產生落寞、封閉的老人憂鬱症狀外,因大腦神經用進廢退的特性,若是平日接收不到刺激,主管聽力及記憶認知的顳葉部位就容易萎縮退化,伴隨而來的就可能是失智症。 -
「國際失智症日」毛小孩也會失智 新北設寵物長照機構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2402國際失智症協會訂定每年9月21日為「國際失智症日」,實際上我們寵愛的貓狗也會失智!隨著寵物壽命延長,高齡化照護議題日益受到重視,新北動保處關注毛寶貝晚年需求,推廣寵物長照政策,新北市設有125間特定寵物長照醫療、照護機構,協助飼主完備毛寶貝晚年醫療照護,提升生活品質,守護毛寶貝安度終老。 -
思覺失調症是慢性精神疾病 醫:穩定用藥可控制不復發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98醫師表示,思覺失調症跟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一樣,只要透過藥物好好控制、穩定病情,是可以和平共處的,尤其,現在有長效針劑可以選擇,病友不用擔心服藥被發現,也可以省去經常往返醫院的舟車勞頓之苦,生活更安心。 -
確診後遺症你有嗎?網友擔憂9大長新冠 提醒眾人注意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591隨著防疫政策逐步鬆綁,台灣將逐步迎接後疫情時代,而確診者感染後3個月內仍有可能發作的「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是當前大眾所關注的健康相關熱門議題,要保持健康身體,首先暸解確診後遺症狀有哪些,才能及早發現趁早治療。《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確診後遺症」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9大確診後遺症。 -
維生素D有益健康? 國衛院:吃太多恐失智尤其這族群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556國衛院一項研究卻發現,年長者長期服用維生素D(超過146天),發生失智症的風險為未服用者的1.8倍,而失智症患者長期服用維生素D,死亡風險增加2.17倍。 -
新冠確診康復後迎戰長新冠考驗 中醫藥方陪你安度症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307COVID-19急性感染一般症狀會在4週內好轉。但部分病人康復後,可能會因新冠病毒感染引發生理病理變化、急性感染引發的免疫系統失調及發炎性損傷,與重症相關後遺症等,影響日常身體活動功能,可能造成呼吸、血液、心血管、神經精神、腎臟、皮膚等系統出現新的、反覆的、持續的症狀。 -
艾成生前為憂鬱症所苦 精神科盤點7大招擺脫憂鬱情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310藝人艾成墜樓事件讓大家重新審視憂鬱症,憂鬱症是多重因素導致的疾病,包括神經傳導、內分泌、基因遺傳、心理社會因素等等都有可能。 彰化基督教醫院司法精神中心主治張庭綱醫師說,心因性所造成的憂鬱症雖不少見,但臨床發現,憂鬱症更大程度是血清素減少所導致的生理性疾病,這跟性格軟不軟弱、心性是否堅強無關。以下7招都是幫助擺脫憂鬱情緒的方法,試著做看看。 -
李宏信醫師投身公益 定期辦健康講座提升全民健康意識
醫藥衛生 / NOW人物2872因此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例行舉辦公益演講,邀請的講者都是醫界專業人士,包括:曾擔任世界腦神經外科學會會長、台大醫院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杜永光,主講腦中風的預防及治療;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曾春典,主講高血壓與冠心病的治療與預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