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胸腔
-
COVID-19改名「新冠併發重症」! 僅重症死亡須通報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3249月1日起,衛福部兩大重要惠民措施上路,一為新增46項達文西手術,患者最高可省12萬元;此外,COVID-19從「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改名為「新冠併發重症」,僅重症、死亡須通報。 -
婦人口臭嚴重!刷牙、漱口都無效 竟是食道長憩室所害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198食道憩室的形成主要是因為食道壁肌肉在吞嚥時受到食物外推的壓力,形成1個突出的空腔,按照發生位置的不同,可分為上段、中段及下段食道憩室。患者會出現吞嚥困難、嗆咳、胸痛、口腔異味等症狀,若遲遲未處理,憩室可能反覆發炎,或因嗆咳造成吸入性肺炎等併發症。 -
劉謙肺腺癌零期術後復出! 醫籲:高風險族群定期篩檢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490知名魔術師劉謙今年年初罹患肺腺癌0期,在2月完成手術,所幸只是0期,持續定期回診追蹤。他於28日下午發文感謝眾人關心,「謝謝大家的關心,我現在好的很,還在巡迴中,大概還能再變很久魔術!」;據了解,劉謙小叔日前因肺癌離世,猜測應是家族病史,所幸為肺癌0期,已盡早手術且定期回診追蹤。 -
國際狗狗日新北動保處寵物CPR訓練 寵物美容師學急救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3226每年8月26日為國際狗狗日,為呼籲毛孩的健康,新北市政府動保處與台灣運動安全暨急救技能推廣協會合作,在26日當天於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9樓會議室舉辦「寵物CPR訓練」,邀請新北市寵物服務員職業工會50間美容師齊心推廣寵物CPR,保障每隻毛孩的生命安全。 -
200萬國人受氣喘威脅 血液檢測判別嚴重度助控制病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83氣喘病人在呼吸道長期發炎下反覆出現氣道阻塞,會引起胸悶、喘鳴音、夜間咳嗽等症狀,若呼吸道受刺激物影響恐導致呼吸困難,嚴重會呼吸衰竭甚至死亡。一般治療方法通常採用階梯式用藥,初期使用吸入性類固醇和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來控制症狀。高醫胸腔內科主任洪仁宇指出,若患者需使用高劑量類固醇或其他控制型藥物才能有效控制症狀,或使用藥物後症狀仍未緩解,即被歸類為嚴重氣喘。 -
50歲婦使用不沾鍋引發氣喘 疑為國內首例聚合物煙霧熱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03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早期鐵氟龍不沾鍋常用到「全氟辛酸」,因有安全疑慮,國內及國際間皆已陸續禁用。民眾使用不沾鍋時,應提高警覺,避免高溫空燒鍋,或使用金屬鍋鏟翻炒,以免破壞塗層結構或刮破塗層。 -
治療肺癌有技巧!西醫控制癌細胞 中醫調理術後副作用
癌症新知 / 肺癌4863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日前舉辦肺癌病友會,邀請醫師分享中西醫的癌症治療及保養方式。方科智說明,第1期肺癌5年內存活率高達90%,第4期則降至10%,但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多半發現時都是晚期,晚期症狀包括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咳血等。 -
「這族群」肺鱗癌風險增!免疫標靶接力治療 力拚存活
癌症新知 / 肺癌10686根據國健署公布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指出,肺癌首度擠下了大腸癌,成為「新癌王」,而在廣大的肺癌族群中,與吸菸直接相關的即是鱗狀細胞肺癌(又稱肺鱗癌)。肺鱗癌好發於肺部的中央,雖然生長的速度慢,但可以擴散的面積很大,不可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