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胖
-
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上路1年 至今已服務近60萬人次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630「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自113年1月3日公布施行,成為我國推動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工作的重要法源依據。為能更進一步完善此法,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113年7月1日公布「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施行細則」及「建構健康飲食環境獎勵辦法」等授權法規,並邀請產、官、學、民代表組成及召開營養諮詢會,共同研擬、規劃營養與健康飲食之相關政策。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什麼? 不只導致肥胖嚴重恐致不孕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7570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英文簡稱為PCOS,全名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為荷爾蒙失調導致卵巢出現一系列症狀的統稱。顧名思義,該症候群在理學檢查時,會發現卵巢囊泡異常增加,且往往伴隨亂經、雄激素過高等症狀。台灣女性盛行率約介於5-15%,為育齡女性常見的內分泌障礙之一。 -
減重關鍵在蛋白質! 研究發現吃越多蛋白質減重越輕鬆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3085坊間很多減肥法都是用減少澱粉和蛋白質的攝取量,來控制減重、減肥,但許多人把澱粉和蛋白質的量都降低了,卻還是瘦不下來,有些人反而愈來愈胖,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根據雪梨大學最新的研究顯示,其實,計算熱量還不足以控制食慾或是體重,而蛋白質和體重控制的關係密切,因為蛋白質的比例多寡,才是降低體重的重要關鍵。 -
冬日心血管健康指南! 規律服藥與健康生活是護心關鍵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53隨著2024年邁入尾聲,聖誕節、跨年活動接踵而至,寒冷的冬季氣候使各地氣溫偏低,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民眾,歡慶佳節時應做好戶外保暖,由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高齡長者及三高族群更應採取正確的抗寒方式,特別是頭頸與四肢的保暖,避免喝酒暖身、取暖燙傷的NG行為,以防範低溫帶來的健康影響。 -
8類族群當心!心血管疾病可能找上你 預防之道1次提醒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678根據衛福部統計,心血管疾病常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列,其中又以高血壓、中風及心肌梗塞等病症尤為常見;而在氣溫變化劇烈的冬季,心血管問題的發病率更顯著上升,對某些族群而言風險更大,是不可忽視的健康隱憂。究竟有哪些人應該對心血管疾病特別警覺呢?一起來看看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6個月「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8大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 -
心肌梗塞年輕化? 醫:血液循環不良恐搞垮你全身健康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641冬天溫度降低,早晚或室內外溫差過大,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飆升,導致有心血管問題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提高心肌梗塞的發生率。醫師表示,若要追溯源頭,心肌梗塞的原因與血液循環不良大有關係。 -
喜迎2025勿忘安康! 跨年夜人潮眾多 衛生局宣導3事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932025臺北最high新年城跨年晚會將於113年12月31日在臺北市政府前廣場舉辦,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將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維護市民朋友健康安全。衛生局提醒參加跨年晚會的市民朋友們注意各項保護措施,保障自己及親友們有一個平安快樂的跨年體驗。 -
老人失能關鍵恐非肌肉萎縮? 「力弱症」才是主要元凶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661在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健康老化」的定義當中說:健康老化是人在步入高齡階段時,能持續將生心理儲備維持穩定的一個過程。其中,與老化最有健康關連性的就是力弱症與肌少症,它是一個使人的生活功能直接受到影響的疾病,然而這並不是一個單一因素疾病,它的發生與生活型態、是否持續的運動、飲食習慣、營養狀態、神經肌肉的受損、代謝性疾病都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