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胎動
-
孕媽咪才懂的胎動奧妙 次數多寡看健康狀態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558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李怡萱解釋,16周以前的胎兒因為還正在發育,體積不大、肌肉的力量也尚未成熟,所以孕媽咪一般不會感到明顯的「胎動」。基本上,初次懷孕的孕媽咪可能要到胎兒20至22周左右才會感受到明顯的胎動,若已有生育過的孕媽咪,可能在16至18周就會比較明顯感受到胎兒的第1次胎動。 -
臍帶繞頸好可怕 醫:對胎兒威脅可能不如你想像大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122臍帶是連結胎兒與胎盤之間的1條帶狀物,由2條臍動脈與1條臍靜脈所組成,透過血液交換,臍靜脈藉由胎盤,將從母體血液而來的養分與氧氣帶給胎兒,並透過臍動脈,將胎兒體內的廢物與代謝物排送到母體的血液中以完成體循環。 -
高危險妊娠不可不慎 醫師提出8點叮嚀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428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葉長青表示,針對患有妊娠高血壓的孕婦,定期產檢為首要重點,若是被診斷出患有子癇前症,醫師會追蹤孕婦的血壓狀況、肝、腎功能、小便,以及胎動狀況。 -
到底該不該催生? 這6種情況是關鍵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5184預產期不僅意味著「寶寶可能誕生的時間點」,產檢時醫師可藉由預產期了解「胎兒生長狀況是否與妊娠周數相符」。懷孕滿37周時,胎兒各器官發育已足夠支持其生存於子宮腔以外的環境,而妊娠超過40周可能會有比較多問題,例如:胎盤老化影響胎兒營養吸收,或是胎兒過大不利自然生產等。此外,也有相關研究指出,相較妊娠40周,妊娠44周胎死腹中的機率高出5倍。 -
說好的自然產呢? 孕媽咪改吃全餐2大關鍵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903明明是自然產,最後卻以剖腹產生下寶寶,這大概是預計自然產的產婦最擔心的事,只是擔心歸擔心,真的要「吃全餐」也是不得不的決定!不過,事先了解事情可能出現轉折的原因,有助當下與醫護的溝通,也讓生產心情不致太Blue! -
新手爸媽迎接新生兒 產前10大準備不可少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576預產期一天天接近,新手爸媽也越來越期待寶寶的到來。產前30天,迎接新生命必須做好10大準備,才能避免生產時的焦慮情緒以及產後照顧新生兒時手忙腳亂的情況發生。 -
想改善孕期睡眠困擾 快跟著專家這樣做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695在漫長的懷孕期間,孕媽咪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尤其是睡眠困擾。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詹雅雯指出,許多孕媽咪常常在半夜有睡眠異常的狀況,其實孕媽咪的夜間睡眠障礙可以預防,只要知道原因,再對症下藥,即可減輕問題的嚴重程度。 -
準媽媽高血壓 產後罹患高血壓風險增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753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州羅契斯特(Rochester, Minnesota)梅奥醫院(Mayo Clini)的研究人員Tracey Weissgerber表示,長期研究的對象大約有900多人,研究中發現,懷孕婦女若在孕程中血壓高,比起血壓正常的孕婦,有75%以上的機會,日後也會有高血壓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