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胃腸
-
8旬嬤因腫瘤腸道阻塞! 微創手術不再受「溢赤酸」苦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9787歲的蔡女士因胰臟惡性腫瘤造成腸道阻塞,半年多來常有胃食道逆流症狀,每次吃東西就會嘔吐,有時1晚吐3、4次,生活備受影響。她在醫師建議下接受內視鏡胃腸道吻合術,透過微創手術在胃與小腸間放置金屬支架打通路徑,術後2、3天即恢復正常飲食,不再「溢赤酸」,讓她可以恢復正常生活,四處走動享用美食。 -
科技業女主管拉肚子又便秘! 大腸激躁症3類型1次搞懂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23846歲黃小姐是名科技業主管,平時飲食均衡、作息正常,也有運動習慣,她平常就會注意排便狀況,過去6個月幾乎每2至3天才上1次廁所。但3個月前工作繁重之下,黃小姐發現有時單日腹瀉多次,有時突感腹部絞痛不適,卻又解不出來,進行全身健檢後,抽血各項檢測、無痛腸胃鏡的檢查皆正常,經醫師評估罹患腸躁症可能性高,在調整生活作息、進行高纖飲食並補充益生菌及腸胃藥後,症狀才獲得改善。 -
肝膿瘍與大腸癌成正相關! 醫籲定期檢查長者更要小心
癌症新知 / 腸癌7328臺北榮總感染科林邑璁主任研究發現,得到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的化膿性肝膿瘍的病人,很高的比例帶有大腸的病變。臺北榮總過去13年共有112位化膿性肝膿瘍的病人接受完整的大腸鏡檢查,其中有45位(40.2%)病人發現有大腸腺瘤性息肉,12位(10.7%)病人發現有大腸癌,大腸病變的比例相當高。 -
胰臟囊腫會變成胰臟癌嗎? 癌變風險高類型須定期檢查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873民眾在健檢時,若發現有胰臟囊腫,尤其是某些黏液性囊腫,如黏液性囊泡腫瘤和胰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其癌變風險較高,平時應定期追蹤監控,一旦病況惡化,才能及時治療,以防胰臟癌風險。 -
公筷母匙有必要!女子接受幽門桿菌治療 竟又重複感染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36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康本初表示,目前已知幽門桿菌是多種胃部疾病的致病因子,像是胃潰瘍、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胃部疾病,都已經被證實與幽門桿菌有關,且被感染的時間越長,之後罹患胃癌的風險越高。 -
蜂蜜蛋糕引來結石?營養師闢謠 但此族群絕不能吃蜂蜜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17網路一則「雞蛋不能與柿子或蜂蜜一起吃會產生結石」短影片,點擊率極高,引起不少網友討論,擔心這個論點成立,那食用蜂蜜雞蛋糕是否也容易引發結石?對此,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這類說法毫無根據、也無理論基礎,民眾無須自己嚇自己。 -
術後營養關乎患者康復速度! 台大醫宣導術後營養照護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643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進步,手術已成為治療各類健康問題的重要手段。然而,手術本身對於身體的影響不容小覷,尤其是術前術後的營養狀況更是攸關手術的成敗及患者的康復速度。台大醫院於今(25)日舉辦記者會,透過院內醫師、營養師、藥師、專責護理師組成的營養支持團隊,及2位病友來分享關於營養照護上的經驗。 -
你的胃健康亮紅燈?網推國民天菜 保護好胃又兼具美味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415「胃」是關鍵的消化器官,若平時飲食不規律、喜愛辛辣或油膩的食物,又不加以照護,便容易讓胃部健康亮起紅燈,引發胃炎、胃潰瘍等問題,進而影響生活,甚至帶來身體上的不適與疲倦。不過,透過適當的飲食,不僅能舒緩胃部不適,還有助於強化胃黏膜,防止胃酸過多侵蝕胃壁。接著就一起看看有哪些天然的護胃食物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護胃食物」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護胃食物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