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肩關節
-
膝關節退化非老年人專利 年過50歲出現這些情況是警訊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465仁傑診所院長任傑仕醫師表示,常見的關節炎中最常見的有膝關節、髖關節和肩關節等,而膝關節是最常出狀況的關節之一,最大宗族群屬於慢性、退化性關節炎,多半因為年紀大經過長年使用下,導致關節腔隙變小、軟骨磨損,產生增生骨刺,周邊韌帶硬化或鬆動,以致關節不穩定、骨骼之間互相摩擦,進而引起疼痛發炎現象。 -
肩膀卡卡手抬不起來是50肩? 醫曝肩夾擠症候群也如此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565大興骨科診所黃暉程醫師表示,50肩屬於自發性發炎,發炎部位在關節囊,也就是肱骨頭表面像韌帶般的組織。典型50肩的表現是,通常不用在特別活動的情況下就會感受到疼痛,尤其在晚上或休息時,疼痛狀況會比較明顯,這屬於初期且輕微的50肩。值得注意的是,若疼痛超過6至9個月,就容易導致關節攣縮、關節活動度受限等狀況,所以,會先請患者做些關節活動的動作測試,有些人甚至連肩胛骨都出現變形的狀況。 -
長輩最怕關節疼痛!增生療法助緩解 也要避免2次傷害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607隨著人口老化日益嚴重,長輩關節疼痛問題變得愈來愈嚴峻,世民小兒科家醫專科的陳民虹醫師在家醫科領域遇到許多中老年人前來求助解決肩關節和膝關節疼痛的難題,並強調需先找出疼痛點與原因,才能夠對症治療。 -
肩膀痛到抬不起來? 五十肩採這治療及早擺脫不適症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14「五十肩」是常年被討論的健康議題,安南醫院骨科醫師方啟榮說明,五十肩在醫學上稱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通常在患者50歲左右發生,成為五十肩的名詞由來,其帶來的肩膀疼痛、僵硬感,以及運動受限、夜間疼痛等症狀,為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不小困擾,例如伸手拿東西、梳頭、穿脫衣服或睡覺等,都會因疼痛而變得困難。 -
65歲婦右肩痛到睡不著 2治療助改善嚴重旋轉肌袖破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2065歲的林女士本身慣用右手,因經營餐廳常需搬抬重物,且患糖尿病多年,目前正接受藥物控制中。最近幾個月右肩有疼痛問題,並至診所就診,但未發現異樣,經數星期休養及復健後,他發現右肩疼痛問題仍未改善,且在夜晚特別明顯,甚至導致睡眠中斷的情形,於是至新竹台大分院骨科門診就診,經醫師仔細的評估及安排後續核磁共振檢查後,診斷為肩旋轉肌袖破裂,所幸在接受微創關節鏡旋轉肌修補手術後,搭配復健,右肩活動度已恢復正常,睡眠品質也大幅改善。 -
加速五十肩治療效果! 北市聯醫將小針刀療法融入治療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90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王明仁表示,中醫小針刀療法在治療肌筋膜沾連、頑固性疼痛或神經壓迫等等疾病中,具有良好的療效,為了提供五十肩患者更迅速、有效的治療方式,院方將此療法融入常規復健治療中,以期縮短治療及康復時間。 -
肩關節鏡術後提早復健 長庚:縮短康復期加快正常生活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406為加快病患康復速度,臨床上會考量患者病況後,選擇新式的術後復健,林口長庚醫院運動醫學骨科醫師陳昭宇說明,新式的術後復健會讓病人在術後第1天,開始接受緩和式的復健動作,在患者疼痛能承受的範圍內,鼓勵多活動肩膀,三角巾則準備在必要時使用以提供保護。 -
肩膀疼痛是50肩?肩夾擠症候群更常見 醫曝好發這些人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9084惠好復健科診所院長薛文惠指出,肩膀正常的活動角度從0度到180度,動作時應該要順暢,不應出現疼痛、異樣或緊繃、無力等情形,若在動作過程中感覺疼痛、無力或痠軟,很可能罹患了肩夾擠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