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肥胖問題
-
嬰兒出生體重決定糖尿病風險 太輕太重都不好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5098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嬰兒出生的體重決定成人後糖尿病風險,體重過輕或過重都會提高糖尿病風險,出生體重低於2500克,兒少時期罹病風險高出一般孩子2.3倍,要是出生體重高於4000克,罹病風險則達2.67倍。 -
胃夾手術杜絕肥胖 遠離萬病根源健康享瘦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5288轉眼又到年終獎金發放季,卻不知如何妥善使用資金嗎?醫師建議,有糖尿病、過度肥胖問題或健康檢查數字不佳的上班族,不妨利用年終,投資自己的身體健康,藉由胃夾減重手術,避免過年期間大吃大喝造成體重一發不可收拾,也根除代謝症候群埋在身體裡的不定時炸彈,來年再繼續好好打拚事業。 -
病態性肥胖只能靠手術? 他這樣做減重32公斤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66對於病態性肥胖患者來說,胃繞道、胃縮小等外科手術為主要治療方法,不過,長庚醫療財團法人中醫研究團隊則研發出中醫減重模式,透過補養臟腑陰陽、調理氣血津液,讓身體功能逐漸恢復正常,只要能恢復代謝脂肪功能,就可以健康減重。 -
胖哥胖弟軟趴趴 追求「性」福強健體魄硬起來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429世界衛生組織呼籲「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肥胖者比起健康體重者更容易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膝關節炎及痛風。更有研究指出,胖哥胖弟比一般人更容易不舉,為了「性福」著想,最好還是及早減重。中醫師楊永榮表示,肥胖男性容易出現勃起功能障礙,影響到正常性生活,降低懷孕機率。肥胖男子體內雄激素減少,雌激素增加,性功能會出現不同程度地減弱,男性的陽剛之氣銳減,性功能低下,勃起、射精等環節皆不盡如人意。 -
國內孩童肥胖比率連年升高 專家破兩大元兇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761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台灣出生世代研究」,結果顯示,台灣孩子肥胖比率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多,肥胖盛行率從嬰幼兒期(6個月11.2%,1歲半11.4%)至進入學齡前期(3歲15.1%,5歲半14.0%),而且其中以男孩增加最為明顯。 -
大腸癌高風險家族 一家4口均有大腸息肉
癌症新知 / 腸癌4965平時飲食正常、沒有肥胖問題,也沒有抽菸習慣,一對不到40歲的姊弟偕同做無痛胃腸鏡,沒想到均有3至4顆的腺瘤性息肉!其中,姐姐有顆約1.2公分息肉,切片結果為原位腺癌,所幸尚未侵犯至黏膜下層,如果再晚1、2年才發現,恐將形成癌症。 -
吃巧克力緩解經痛? 營養師:過量恐致肥胖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373月經來潮時的生理痛,真的可以靠吃巧克力來舒緩嗎?有些女性朋友經痛症狀輕微者,會感覺腹悶、隱隱作痛,嚴重時甚至痛到無法站立、全身無力。為了降低疼痛和不適,有些人會吃甜食或巧克力來緩解症狀,但卻不知效果如何?對此,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特別邀請社團法人童綜合醫院陳俞穎營養師,來為大家說明。 -
放縱口欲先吃再減? 胖一點點當心健康回不去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2465連續假期剛過,幾天下來的失控飲食,再看看自己的大腿、手臂、肚子,肥肉好像變多了一點?曾有國外研究顯示,連假前後,有高達4成的減重成功者會無法把持,其中3成5還會復胖平均2.3公斤。有些人會說,胖一點點沒關係,連假後再趕快減回來就好!但,真的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