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肝臟
-
皮膚癌年增2千例! 出現黑色斑塊、邊界不規則勿輕忽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1025176歲的林先生在5個月前發現右腳大拇指有1小塊深黑色斑痕,他原本以為是先前2次意外撞傷所引起的的瘀血,但大約在1個月前,林先生發現黑色斑痕有擴大的趨勢,雖曾至診所求醫,但被告知是瘀青。所幸林先生的女兒警覺,勸說父親再去大醫院找皮膚科醫師尋求第2意見。在醫院經皮膚鏡、皮膚切片病理檢查後發現罹患「肢端黑色素瘤」,轉至整形外科進行截肢評估與手術後,目前恢復良好,且持續回診追蹤中。 -
缺鐵性貧血如何正確補鐵? 5大飲食禁忌、3大服用重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862據統計,國內1成多女性罹患缺鐵性貧血,必須補充鐵劑,「藥博士 正藥說」於臉書提醒, 補充鐵劑時,應該避免與牛奶、咖啡、茶、鈣片、藥品等同時服用,以避免影響吸收。再者,服用鐵劑,可能黑便、噁心、便秘、腹痛,如果症狀嚴重,應請醫師評估。 -
蕁麻疹、濕疹、汗皰疹、乾癬 常見皮膚病中醫排解有方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452鄭愛蓮醫師強調,在經過這段「過渡期」之後,濕疹症狀會明顯好轉,發出的小水泡也會愈來愈少,排毒回到正常排泄路徑,皮膚病灶經過結痂、脫落和修復,就能恢復正常。然而,門診中也常遇到有患者無法撐過排毒期,先去西醫打針吃藥,待緩解後再來尋求中醫調理,如此一來又得從頭開始。 -
夜市攤販老闆器捐延續大愛 助腎病末期病患換腎獲新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740日前1名60多歲的夜市攤販老闆,在路上突然昏倒,導致頭部外傷合併顱內出血,當下雖被緊急送醫搶救,但後續狀況不佳,最終轉入加護病房並需依賴插管維持生命徵象。考量到病人曾表示不想要過這種無法動彈、處處得靠他人協助的失能生活,家屬在與醫師、社工討論後,最終決定尊重病人意願、行善積福,進行器官捐贈,多名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也因此受惠,重燃生命希望。 -
膽結石未及時治療 7旬翁竟併發感染性肝膿瘍險敗血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691名年近7旬、患有高血壓與糖尿病的男性,因右上腹疼痛及高燒送醫,經診斷為急性膽囊炎,治療後返家休養。不料1個月後病情急轉直下,再度出現腹痛、黃疸,伴隨深色尿液、反覆高燒及畏寒等症狀,入院時甚至已有嗜睡現象。經診斷確認為「膽結石導致膽管阻塞,進而引發肝囊腫(俗稱肝水泡)二度感染形成肝膿瘍」,所幸在接受內視鏡取石與膿腫抽吸治療後,病況逐漸穩定。 -
控制濕疹3大關鍵 中醫:忌口、少刺激、穩定生活節奏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446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經驗?指縫乾癢到讓人忍不住抓破、手臂紅腫脫皮,每天都在跟皮膚問題對抗。根據統計,台灣有超過1/4的人都曾受濕疹所苦,雖然不是大病,但嚴重者會影響生活、學習、工作與睡眠品質。那麼,濕疹到底可不可以根治?中醫師陳怡如表示,只要有耐心、配合治療,加上調整生活習慣與飲食,就能大幅減少濕疹發作的頻率,甚至讓皮膚回歸穩定健康狀態。 -
脂肪肝也會傷「心」! 研究:罹患心肌梗塞機率達46%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429脂肪肝不只是肝的問題,也與心臟健康密切相關。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李美璇教授領導的一項大型研究,追蹤逾30萬名30歲以上台灣成年人,從流行病學的角度首度系統性量化脂肪肝與心肌梗塞、缺血性腦中風及心衰竭等重大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聯性。 -
減重其實並不難? 研究:睡得飽、早餐吃蛋是2大關鍵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8272現代人因為膽固醇或血脂過高,到醫院求診的比例越來越高。除了飲食控制,醫師、營養師與衛教師常常會叮嚀:「要多運動喔!」那運動到底怎麼幫助我們降低膽固醇和血脂?真的有效嗎?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表示,剛開始運動時,身體主要先燃燒肌肉裡的肝醣當作能量來源,接著會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與肝臟的肝糖,大約運動半小時後,醣類不夠了,身體才會開始動用血液中的脂肪當能量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