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肛門
-
公費HPV疫苗9月擴大施打! 國中男女生配合校園接種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898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與多種癌症相關,除子宮頸癌,也可能導致口咽癌、肛門癌、外生殖器癌等,影響不限於女性。為此,衛生福利部宣布自今(114)年9月起,擴大HPV疫苗公費接種對象,由原先的國中女生擴大至國中男生,並呼籲家長與學生把握時機,完成疫苗接種,以強化防癌保護力。 -
有關「猴痘」預防措施和及時醫療照護 你該知道這些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8481958年猴痘病毒(Mpox virus)首次從研究用猴子身上被發現,因此該病被命名為「猴痘」,為避免造成對疾病或特定族群的誤解或歧視,於2024年2月1日更名為「M痘」。人類感染M痘病毒最早的個案,發生在1970年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一名9個月男孩,此後中非和西非靠近熱帶雨林的偏遠地區陸續有個案報告。關於「猴痘」的預防措施和及時的醫療照護,你該知道哪些事?本文整理「猴痘」重點知識,幫助您快速掌握。 -
腎性貧血暗藏危機! 醫曝9萬洗腎病友恐忽略腫瘤警訊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6206洗腎病友要注意,貧血可能不是洗腎造成的。一位50歲的病人因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洗腎)合併貧血的症狀,且貧血持續未改善,經腎臟內科醫師轉介至消化內科評估,檢查後才發現,貧血的主因其實是因為大腸癌,緊急手術後病人重回正常生活。醫師指出,貧血是洗腎病人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但也可能造成其他疾病判別的盲點,呼籲洗腎病人若長期出現貧血等相關症狀,應盡速就醫。 -
北市10大死因排名!癌症續居首位 COVID-19退出10大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796113年臺北市死亡人數計1萬9,734人,較112年減少821人(-4.0%),主要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死亡減少754人(-72.3%)所致。死亡率為每十萬人788.9人,下降34.5人(-4.2%)。排除人口老化因素的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307.4人,下降6.5%。 -
最新國人10大死因! 癌症連續43年蟬聯10大死因榜首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9693衛福部公布113年10大死因,癌症連續43年蟬聯榜首,去年共有5萬4032人死於惡性腫瘤,第2名為心臟疾病(2萬3276人),第3則是肺炎(1萬7259人)。整體死亡人數為20萬1383人,較112年減少4192人,主要為新冠肺炎死亡個案明顯下降。 -
HPV感染風險不分男女! 9月起國二男生也能公費接種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110台灣今年9月起擴大公費HPV疫苗接種,除了國中小女生,連國二男生也納入接種對象,領先日韓等國,創下東亞先例。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呼籲,政府持續擴大接種對象,將高中生、大學生與未接種成人也提供公費接種,另結合職場健檢政策,提高全民免疫力。 -
拒絕搔癢、異味!女性私密處保養9守則 維持妹妹健康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5783搔癢、分泌物、異味等都是女性可能面對的私密處問題。而女性私密處的健康與否與日常生活習慣密切相關,自穿著、清潔、作息到飲食,稍有疏忽就可能引起感染或不適。特別是現代女性工作壓力大、生活忙碌,更要懂得照顧自己最脆弱的那一塊。以下9項實用建議,幫助女性從生活中全面守護私密處健康,減少反覆感染的機會,維持舒適與自在。 -
不讓泌尿道感染找上門! 掌握避免復發4關鍵和預防8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29128歲徐小姐因年前工作繁忙,工作中無法正常如廁而憋尿,且同時減少喝水量,導致她感覺小便有痠痛及灼熱感,經過一天後發現有血尿,驚嚇之餘來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門診接受尿液檢查,檢查顯示為「泌尿道感染」。在經過藥物治療後,症狀立刻緩解,因忙碌所以她並沒完全將藥物服用完畢,隔沒幾天相同的症狀又跑出來,這次有乖乖的把藥吃完,症狀就完全緩解,這種景象相信很多人都有經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