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聽力檢查
-
孩子常答非所問 原來是耳中積液作怪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5154即將念小學的萱萱,原本伶牙俐齒、活潑反應快,但近來開始答非所問,有時對叫喚也沒反應,看電視甚至越坐越近,媽媽帶她就醫後,經診斷罹患了「積液性中耳炎」,不僅聽力受到影響,在鼻腔後方靠近耳咽管的腺樣體也出現過度增生現象,經過引流手術,並同時以微創內視鏡的方式,將過度增生的腺樣體移除。 -
MC期間耳鳴擾 恐經血量多貧血導致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8115收治康小姐的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他先為患者進行物理性及聽力檢查,並詢問其他健康狀況,發現康小姐有體力差、月事不順的困擾,且經血量有時會瞬間潰堤,且也發生耳鳴現象甚至會眩暈及重聽。李宏信指出,耳鳴絕非專屬年長者的病症,過去在臨床案例上曾見女性患者有經期貧血以及壓力大等問題,不僅腰痠背痛、身心疲倦、臉色蒼白,甚至走路會喘。而因供血量不足,間接造成內耳神經無法得到營養、逐漸萎縮,導致耳鳴發生。 -
老人重聽不治療 恐提高失智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56重聽除了會導致生活上的不便以外,智力衰退更是不可忽視的後果。李宏信醫師解釋,由於重聽容易造成聽損者與他人溝通上的困難與誤解,一再要求他人重複同樣的字句,多半會讓聽損者──老人家覺得沒有面子,乾脆減少溝通,在大幅降低與他人接觸的情況下,智力也就間接衰退。根據臨床觀察,聽損程度越嚴重,智力衰退的幅度也就越大,因此老人家一旦有重聽的情況出現,務必立即就醫治療。
-
電磁波成隱形殺手 聽神經瘤造成突發性耳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16聽神經瘤最常見是來自電磁波的傷害,許文龍醫師指出,臨床上遇到很多案例都因為平日手機使用量過大而前來求診,手機放在耳朵旁接聽時,距離腦內的聽神經僅約2公分,若時常受到電磁波照射,傷害很大。 -
吳克群音樂大平台熱歌勁舞 左耳聽力僅剩6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97聽力出現些微變化,真的沒關係嗎?事實上應該是很有關係!根據勞動部去年8月公布的104年度全國職業傷病診治網絡職業疾病通報件數,總計有2242件,其中比例最高的正是聽力受損,多達1294件,約占總件數57%。可見國人於工作職場多少都因噪音,或分貝量過高的環境等變動因素,影響原先健康的聽力狀況。 -
驚!重聽阿媽卡在路中 聽損老人生活安全堪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46對此,資深耳鼻喉科李宏信醫師表示,重聽對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帶來很大的不便,老年重聽甚至可能是失聰的前兆。造成重聽的主因是內耳聽神經毛細胞與神經組織退化所引起,開始的時間因人而異,退化速度也不一定。當然除了遺傳及老化的原因之外,也要注意外在因素影響,例如噪音、飲食及藥物等原因,都有可能影響聽力衰退。國外研究報告也指出,都市人的聽力較原始形態的鄉村地區人差。 -
大力擤鼻涕耳膜恐破裂 顯微耳膜再生術可重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529導致外傷性耳膜穿孔的因素很多,舉凡用手指挖耳朵、打噴嚏、擤鼻涕、跳水不慎、被打耳光、搭飛機、中耳炎等,皆會導致耳內壓力突然變化或用力過度,而造成耳膜破裂。一旦耳膜破裂,患者都會聽到「啵」一聲,並出現耳朵痛楚、耳鳴、頭暈、平衡感變差、耳朵悶脹等症狀,且患者聽力會明顯減退,僅剩千分之一。 -
長期聽損莫大意 研究:失智風險高4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89一般認為老年聽損是不可逆的,且並非年老時才突然發生,常因內耳耳蝸和聽神經退化,以致感音功能變差。宏仁診所李宏信醫師表示,耳內毛細胞負責感知聲音與解析,但神經毛細胞過度受損而失去的聽力便無法再復原,進而造成溝通困難與誤解,影響社交能力與情緒低落,最後恐釀成失智症。研究指出,年長聽損者的失智比例比聽力正常者高出4成,且智力衰退幅度與聽力退化程度成正比。李宏信醫師說,人從45歲開始就會漸漸出現輕度聽力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