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缺血
-
食道靜脈曲張增肝癌死亡風險 北榮發現這治療可防出血
癌症新知 / 肝癌9921台北榮總與高雄榮總合作,經過長達10年研究發現,相較於口服非選擇性β-腎上腺素阻斷劑(propranolol)藥物,內視鏡結紮治療可顯著減少肝癌合併食道靜脈曲張患者首次出血的機會,為全世界首篇針對肝癌併食道靜脈曲張的初級預防策略所發表的長期追蹤隨機對照研究,完整研究成果已於今年3月刊登於胃腸肝膽領域重量級期刊《Gut》。 -
4旬男疝氣困擾多年開了3次刀 達文西微創手術終結復發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01345歲盧先生因左側腹股溝疝氣,近幾年間在外院已接受3次傳統開放式手術,但頻頻復發,其第3次復發時原預計施行的是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但因手術部位過度沾黏而再度轉為開放式手術,無奈仍再次復發。後經新光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何肇晏診斷屬於「複雜型腹股溝疝氣」,於是建議患者接受達文西機器人輔助疝氣修補手術,目前術後恢復良好,未再復發。 -
海洋性貧血患者危機不再!這治療納健保 高醫率先申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96重度海洋性貧血症患者須仰賴長期輸血,以維繫體内血紅素濃度,避免衰弱無力,甚至死亡。儘管台灣捐血率世界第一,近年卻因高齡及少子化的關係,經常發生血庫缺血!每當血荒發生,就是重度海洋性貧血症患者的日常受到衝擊的時刻,過往此疾病的治療選擇較為單一,今年健保署將為海洋性貧血症患者帶來好消息,正式通過給付紅血球成熟劑,而這項可幫助患者體內紅血球成熟的新治療,可望讓重度海貧患者減少對輸血和排鐵劑的依賴。 -
腦中風猝不及防! 專家強調首重三高控制與心血管保養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780高雄朝氣復健診所林煜涵醫師表示,當血液循環不良、血管管徑狹窄到一定程度,可能會造成血管阻塞,中風發作機率也隨之提高。腦中風大致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2大類型,而缺血性中風約占8成之多,出血型中風則約2成。進一步分析缺血性中風發作成因:其中原因未明約2至3成;大血管粥狀硬化、心源性栓塞各約2成;小血管阻塞約2至3成(亞洲人罹患比例又比西方人高);其他原因約占5%。 -
睡眠呼吸中止症恐增耳鳴風險 耳聾發生率是正常人2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8560歲的王媽媽(化名)因眩暈長期反覆發作,吃藥未見改善,抽血檢查未發現貧血、高血脂問題,由子女帶媽媽來看診,診間發現患者身型肥胖、脖子較粗短,且問診時家屬反應,王媽媽的鼾聲可從2樓傳到1樓,且有健忘問題,經過睡眠檢測發現,王媽媽患有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經過正壓呼吸器治療2星期後,眩暈症狀不藥而癒,健忘情形也獲得了改善! -
空汙對心血管有害 PM2.5太超過心血管疾病住院風險增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014空氣汙染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危害,1項由哈佛大學陳曾熙公衛學院所主導的最新研究發現,人體長期暴露於細懸浮微粒(PM2.5)可能會提高老年人因心血管疾病住院的風險,該研究於今年2月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 -
中風半癱陷低潮!rTMS促進腦部活性 重拾肌力與自信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38551歲張先生長期抽煙喝酒,高血壓也沒好好控制,以致於去年底清晨起床時,右側肢體突然不聽使喚,就醫後檢查出左側中大腦動脈區域梗塞,雖撿回一命,但已對生活產生劇變,情緒也陷入低潮,經建議採用「重覆經顱磁刺激術」促進腦部活性,不僅找回笑容、提升復健意願,患部肌力也逐漸恢復,重拾生活信心。 -
婦人三高未治腦溢血偏癱 採這治療法助腦損傷細胞修復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8058歲劉女士患有三高,平時並未就醫追蹤,3個月前她突感明顯頭暈噁心,且左側身體偏癱、意識不清等情形,送醫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為自發性腦溢血,由於血塊大小並未對腦部有太大損傷,因此建議採高壓氧治療,讓損傷區域的腦細胞恢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