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緩和醫療
-
善終自主!預立醫療走完自己的人生 家人不受抉擇之苦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4502000年開始,台灣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賦予末期病人拒絕醫療的權利,2016年更是通過亞洲首個「病人自主權利法」,將拒絕醫療權擴及至不可逆轉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等重症患者。2019正式實施自2023年底,已有6.8萬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vance Directive, AD),大約有2%成人完成簽署,但相較美國約37%的簽署,比例仍偏低。 -
台大兒醫10歲了! 未來將朝「亞洲兒童醫療重鎮」邁進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6257台大醫院兒童醫院歡慶10週年,以「感恩十載 醫童守護」為主題,舉辦繪畫、攝影及數位圖像創作比賽,展現兒童醫療多元風貌。50件得獎作品將於8月1日至11月28日在院內展出,民眾亦可至官網欣賞。 -
留下心聲創造新生!器官捐贈紀念日 溫暖捐贈者家屬心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168衛福部於104年擇定每年6月19日為我國的「器官捐贈紀念日」,以感念器官捐贈者及其家屬的無私奉獻,而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下稱器捐病主中心)於今(113)年6月15日,在臺北市立大學中正堂舉辦「2024 NEW LIFE 心聲.新生器官捐贈紀念日音樂會」,為捐贈者家屬、移植者及國人帶來一場充滿療癒能量的音樂盛宴。 -
預立醫療諮商將納健保!最快明年上路 這類人優先受惠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559台灣於4年前制訂亞洲第1部《病人自主權利法》,成為亞洲先驅,但最近統計顯示,僅6.2萬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意願書」,原因在於相關照護諮商屬於自費,費用約在3000元。為此,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最快明年將諮商費用納入健保,首波適用對象為末期病人、嚴重失智及漸凍人等11類公告罕病範圍,一生一次。 -
最近特別累?B肝帶原罹肝癌 中國附醫多專科照護助陣
癌症新知 / 肝癌6694根據民國100年衛生福利部調查資料顯示,B肝帶原者中約4成會持續有肝炎發作的情形,此類病人有15至20%會發生肝硬化,之後發生肝癌機率會大大增加。賴學洲醫師也分享自身臨床經驗,因身體不適而至醫學中心就診的B肝帶原者,約2至3成被診斷為肝癌。有鑑於此,賴學洲醫師大力呼籲B肝帶原患者不可疏忽追蹤,且應關注身體異狀,如疲倦、食慾不振、腹部脹痛都是警訊,才有機會遠離肝癌威脅。 -
淡水馬偕允2喵星人造訪「31病房」 出版繪本溫暖人心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093醫院被喵星人造訪,之後住下來當病患的支持者!淡水馬偕醫院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1樓的放射腫瘤科病房,又稱31病房,長期以照顧接受癌症緩和支持照護病人為主。31病房與其他病房不同,擁有花園造景與庭園綠意,還可看到小松鼠在園內跳躍。不過在2019年來了1隻白貓,在疫情爆發前夕又有小黑貓到訪。不捨兩貓在外流浪,院方「收編」兩隻貓並且取名為「31」與「33」。從此以後「病房有貓耶」成為小朋友看到牠們的第一句話,並且成為繪本的名稱。 -
晚期癌友不想活!心理照護很重要 適時介入助正向面對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220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日前與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舉辦「晚期癌症病人的身心照護國際研討會」,邀請國內外知名腫瘤醫護專家參與演講,同時前衛福部長陳時中也到場參與,以自身經驗分享情緒照顧與疾病治療的重要性。 -
《病主法》邁入3週年 你了解什麼是病人自主權利法?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141亞洲首部以病人為主體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以預立醫療決定的方式保障當事人的善終權。立法院榮譽顧問、現任病人自主研究中心(簡稱病主中心)執行長的楊玉欣委員在病主法邁入3週年時刻,帶領病主中心團隊串聯康健雜誌、陳建仁前副總統、作家張曼娟、知名主持人于美人等24位社會影響力人士,推出公益書籍《如果還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