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細菌培養
-
本土+23718!死亡+32 中年男採檢站確診2天後家中亡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38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3)日宣布新增23,718例本土個案,201例境外移入,32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最年輕死亡案例為2名40多歲男性,其中1名打過3劑疫苗,本身沒有慢性病,確診後居家,卻不幸在2天後家中死亡。 -
新手媽媽餵母乳必修課 預防乳腺炎幫助哺餵母乳不卡關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073很多媽媽在哺乳期間都碰過乳腺阻塞、乳頭破皮、乳房疼痛甚至是乳腺炎的經驗。媽媽們都說乳腺炎的痛比生產的痛有過之而無不及,一生難忘。因此泌乳性乳腺炎常常是導致媽媽放棄哺乳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據研究報告指出,泌乳性乳腺炎的發生率約3至20%,最常在產後2至3周發生,亦可能在哺乳期任何時間發生。 -
腰椎間盤被吃了! 下背痛竟是金黃色葡萄球菌侵蝕骨髓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9腰椎盤突出,長出骨刺,這是中老年人常見毛病,但腰椎盤消失,則相當罕見,50歲文先生因發燒及呼吸急喘而住院,持續使用抗生素治療,但1個月後下背劇烈疼痛,X光檢查發現,第3及第4腰椎盤竟消失不見,原來被金黃色葡萄球菌吃掉了。 -
尿尿痛、頻尿要小心「急性膀胱炎」 不喜歡喝水也中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22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主任柯明中指出,從致病原因來看,急性膀胱炎是上行性感染,其途徑是會陰部肛門附近細菌污染尿道口,進入尿道後再往上進入膀胱引發感染。然而,並不是只要細菌進入膀胱就一定引發感染,發病與否和宿主抵抗力、病菌毒性、及其在膀胱內存留的時間和繁殖數量有關,因此,會陰部衛生不佳、排尿習慣不良都增加發炎風險。 -
如廁後擦拭乾阿捏? 擦錯恐泌尿道反覆感染甚至敗血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1750歲陳姓女子罹患糖尿病多年,且有急性膀胱炎病史,她自訴,因為工作忙碌,而少喝水,少上廁所,就醫前1周小便灼熱、頻尿、急尿感,因症狀不嚴重,因此並未就醫。 -
女子陰部又臭又癢求診 婦科醫師內診取出這個東西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9961名20多歲年輕女子下陰部又癢又臭,且分泌物呈現綠色濃稠狀,而前往婦科檢查。內診發現,陰道內有1個衛生棉條,她自己才恍然大悟,原來在1個星期前使用棉條,不料,放著放著就忘記它的存在。 -
少年郎10年菸齡乾咳不止 檢查發現肺部出現空腔囊腫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396從檢查報告來看,發現該名患者在雙側上肺葉有增加浸潤,進而安排電腦斷層攝影,位於雙側上肺葉的支氣管呈現擴張以及肺實質組織被破壞,出現大大小小的空腔囊腫。除了以抽血排除某些種類的病原菌之外,胸腔科醫師還安排了支氣管鏡檢查,作切片送病理檢查,還有取樣做細菌培養等。 -
微生物檢驗自動化 精準判讀病原為患者爭取治療先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131奇美醫學中心院長邱仲慶表示,過去細菌菌種檢驗約需要花費1.5到2天,待「微生物檢驗自動化設備以及影像掃描系統」上線後,透過自動化設備及流程優化,將有機會更快取得檢驗結果,讓病人接受及時適當的治療,減輕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