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細胞激素
-
疫情期間C肝篩檢治療不能等 C肝患者染疫死亡風險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73高嘉宏教授說,世界上每30秒就有1人因肝炎死亡,C型肝炎治療刻不容緩。但因為疫情影響,民眾進行肝炎篩檢、治療C型肝炎積極度銳減,根據全球性大型研究指出,若因疫情拖延治療,C肝患者病程惡化與死亡人口可能增加。我國有高達12萬名還沒有治療C型肝炎的患者,暴露於肝病3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肝外病變與感染新冠死亡風險提升的危機中。 -
破解癌細胞血管增生詭計 導正腫瘤微環境增強免疫療法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7VEGF融合蛋白藥物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anti-PD-L1的合併治療可在動物實驗中更加有效抑制腫瘤生長,同時克服癌思停標靶藥物抗藥性。 -
卵巢早衰導致不孕 除了老化也可能與免疫系統失調有關
兩性關係 / 不孕症3628免疫系統失調導致卵巢早衰的患者要自然受孕有一定的難度,先決條件是月經週期一定要規律,免疫疾病的症狀一定要控制好,所以長期規律服用的西藥也不能隨便貿然停用,中醫利用針灸與中藥把身體的平衡抓回,讓身體回到它該有的平衡。 -
肌肉流失10%免疫力開始下降 強化保護力蛋白質要補充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481本周因應疫情變化,公布許多新防疫政策,不僅疫情警戒降2級,也開放38歲以上民眾施打新冠疫苗。疫情雖趨緩,但社區中依然存在隱形感染者,外出仍有感染風險;此外,面對傳染力更強的Delta變種病毒,持續也有境外移入案例,我國尚未完全排除威脅。 -
爸媽注意!嬰幼兒食慾差、嘔吐、腹瀉 恐染疫重症徵兆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595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品君指出,新冠肺炎感染中,嬰幼兒染疫臨床症狀以輕中症為主,無症狀比例也高於成人;常見症狀以發燒、咳嗽、無力、肌肉痛等;但相較於成人更多特異性症狀,如食慾不振、腹瀉、嘔吐等。兒童相較於成人感染比例較低,歐美新冠肺炎患者的數據顯示兒童約占2%至5%。兒童重症相對比例也較低,義大利與美國致死率0.1% -
國內新冠確診死亡率高於全球平均 專家分析有3種可能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9台灣這波本土疫情致死率偏高,已達2.78%,高出全球平均值,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這與患者年齡較大,且合併慢性病有關。目前死亡病例平均年齡為72歲,81.7%有潛在慢性病史,且18%個案是在3天內病逝。 -
空汙會提高新冠感染風險! 陽明交大發現背後致病原因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667陽明大學急重症研究所所長許瀚水表示,人體細胞膜表面蛋白ACE2、TMPRSS2也會出現在肺泡組織中,研究發現,與一般健康民眾相較,肺纖維化病患在肺泡組織中大量表現這兩種蛋白。 -
鼻塞慢性鼻炎演變口腔潰爛 嘴唇腫大就醫發現惡性腫瘤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794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吳明穎表示,檢查個案血液發現,病患全血球低下情形,此情況極有可能為血球吞噬現象所造成;這是1種由於發炎性細胞激素—包括干擾素(interferon-γ)、介白素(interleukin,IL-12,IL-18)以及甲型腫瘤壞死因子(TNF-α)上升,造成骨髓及其他淋巴器官中一系列的血球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