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糞便潛血
-
癌症年輕化! 明年起放寬4癌篩檢補助、下修年齡門檻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8449為降低國人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國健署宣布,自114年起,放寬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等癌症篩檢年齡及補助,並增加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服務,希望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癌症時鐘快轉17秒!肺癌連2年霸榜 腸癌乳癌緊追其後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13590新冠疫情期間許多民眾畏懼就醫,癌症篩檢人數減少,讓111年癌症新增人數大增8531人,平均每4分2秒就有1人罹癌,癌症時鐘一口氣快轉17秒,均創下近10年記錄。衛福部國健署今(19)日公布111年癌症登記報告10大癌症排行仍由肺癌蟬聯拿下首位,大腸癌、女性乳癌則分別位居2、3名。 -
大腸癌致病元兇!不良飲食恐惹禍 定期篩檢能遠離風險
癌症新知 / 腸癌7664年末將近,節慶聚餐邀約多,然而民眾飲食西化、攝取肉量過多、纖維太少等習慣竟會增加大腸癌發生機率!110年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為國人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2位,新診斷個案中50歲以上民眾占約9成,為主要受影響族群。國民健康署表示,平時除了均衡飲食,大家更要定期篩檢,政府有補助50歲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大腸癌篩檢,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
貧血背後原因多!了解貧血類型 釐清你真正的問題所在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50頭暈、疲累、爬山運動、體力不繼,都有可能是貧血徵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簡采汝指出,嚴格說來,貧血只是一種表徵,背後原因多元,醫學上可以區分是大球性貧血或小球性貧血,並因為年紀,表徵不同,背後原因不同,需要應對方式亦不一樣。 -
胃癌、大腸癌同時防! 台大醫院領先全球首創2合1篩檢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5999台大醫院強調,2合1篩檢研究證實整合篩檢模式可有效防治胃癌及大腸癌的發生,不僅顛覆傳統單一篩檢概念,也提高篩檢效率,降低醫療人力、成本,還增進民眾或病患受檢便利性,更具全球疾病防治普世價值。 -
排便不順、消化不良?腸保健康必學8招 告別宿便惡夢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9109腸胃功能失調的結果,就是讓體內蓄積過多「宿便」,進而引發許多消化系統的疾病。因此,若想要保持腸道年輕,就必須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1三餐定時吃,腸胃不打結古人有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合理安排每日的作息,不僅有利於身體健康,整個人的精氣神也會更加舒暢。尤其三餐定時用餐,對腸胃保健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2保持好心情,自律神經才協調良好的情緒能夠增強對疾病的抵抗 -
日行萬步也難逃!7旬翁糞便潛血陽性 竟是大腸癌前兆
癌症新知 / 腸癌5787大腸癌早期無症狀,等到有症狀通常都已是第2期以上,而接受篩檢及早治療,存活率高達9成,且從長期研究的結果來看,大腸鏡檢查可有效降低70%大腸癌死亡率!烏日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林裕鈞表示,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千萬別輕忽以為是痔瘡或吃豬血造成的,建議積極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能詳細檢查全段大腸。 -
大腸癌篩檢可個人化 北醫研究證實有方法判知罹癌風險
癌症新知 / 腸癌6808臺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發表最新研究指出,透過糞便潛血濃度可精準預測大腸癌發生及死亡風險,潛血濃度越高者應儘快接受大腸鏡檢查或縮短篩檢間隔,濃度較低者則可考慮延長篩檢間隔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