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篩檢陽性
-
哈薩克爆「不明肺炎」 指揮中心:數據推斷應是新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39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7月1日前哈薩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每日都在1千名以內,但7月1日後通報定義改變,當日突然確診約1萬9千例,很可能當地衛生單位將原本不在通報定義病患,都納入採檢對象中,直至7月9日每天都有1千人以上確診。 -
學者呼籲機場入境普篩 陳時中:恐有35%境外移入疏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97陳時中表示,由於快篩試劑偽陰性與偽陽性比率偏高,國際認可仍然認為是核酸檢測(PCR)最準確,但PCR檢測在發病前,頂多在快發病的1至2天無症狀潛伏期時,可以檢驗出病毒,而發病後症狀期(可傳染期),檢驗訊號最強烈,當病患痊癒病毒量減少,PCR就開始逐漸檢測不到訊號。 -
大腸癌連續12年居國人癌症首位 女性乳癌發生率最高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9097根據國健署統計,2017年全台癌症發生排比,分別為大腸癌、肺癌、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食道癌,總人數11萬1,684人,前5位人數就占57%,並且除肝癌、口腔癌、胃癌有人數標準化發生率下降外,其他7個癌症標準化發生率都持續上升,顯示多個癌症發生率都在上升。 -
愛滋自我篩檢計畫 開放網路申請超商取貨隱私有保障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888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申請者拿到檢測試劑後,按說明採取唾液樣本,約15至20分鐘就能得知陽性或陰性,申請者不強制告知結果,但只要上傳試劑編號照片、檢驗結果、註冊會員(匿名),就能取得免費試劑兌換券1張。 -
乳癌是婦女頭號殺手 篩檢後呈陽性應積極面對別逃避
癌症新知 / 乳癌2977乳癌為我國婦女癌症第1位,105年女性乳癌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73人,每年有逾1萬名婦女罹癌,逾2千名人死於乳癌,嚴重影響女性健康。乳癌防治基金會教授張金堅表示,抗癌經歷之苦,絕非外人所能感受,最近幾個月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門診發現不少乳癌病友感到情緒焦慮、緊張,甚至擔心被感染而不敢就醫。 -
台灣現階段已執行「廣篩」 台大專家:效果比韓國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629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副教授李建璋表示,目前外界大多用「普篩」兩個字,意思是全面普遍篩檢,但大概只有冰島這種人口數30萬才可以做到,在絕大多數國家能做到都是「廣篩」(廣度篩檢),應該用篩檢陽性率來計算,來檢視各國檢視篩檢制度與方式,目前台灣的檢驗效率,其實比韓國好了很多。 -
全台近二百萬糖友注意 阿茲海默症恐悄悄來襲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280該項研究負責人為高醫神經學科副教授、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神經科主任楊淵韓,他指出,糖尿病患者代謝異常,糖化代謝產物使得血管的血流灌注下降,以致腦部長期處於缺氧與養分不足的狀態,細胞容易老化與死亡,進而引發失智。
-
產前基因晶片診斷 有效篩檢胎兒染色體異常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383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蕭慶華說,目前的產前篩檢主要有第一孕期評估染色體異常,第二孕期母血唐氏症篩檢的危險機率,與近2至3年興起的抽母血驗篩檢驗胎兒DNA幾種方式。至於篩檢陽性機率高的,產科醫師就會建議進一步做侵入性檢查(羊水穿刺或是絨毛膜採樣),以獲得確定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