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第1型糖尿病
-
糖尿病控糖順序!睡眠、運動、飲食 精準補硒營養加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629武真武醫師表示,針對控制糖尿病,純營養素點滴補充搭配如鎂、鋅、維生素C及硒、穀胱甘肽等多元化補充,效果更顯著。此外,許多重大疾病都會導致體內硒含量降低,包括各種慢性發炎疾病、自體免疫疾病、手術前後的補足與修復、癌症患者等,需要透過專業調配高劑量的硒補充,才能發揮最大效益。 -
糖尿病不打胰島素可行? 7旬翁求助中醫成功穩住血糖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453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蔡佩怡表示,糖尿病在中醫證屬「消渴」之範疇,「消」即消耗,為消耗水穀、消瘦的意思;「渴」即口渴,因此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3多1少」(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 -
告別扎針!「連續血糖監測」控血糖 讓小一生安心上學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033長期需要監測血糖變化的糖尿病人,除了可以仰賴連續血糖監測系統之外,配合胰島素幫浦更可以達到精準胰島素給予,避免血糖的過度起伏、降低低血糖風險、增加病人日常生活的便利性。就讀小學1年級的小豪就是以該方式,取代定時注射胰島素,入學1個多月來血糖控制平穩,學習能力良好,一點都看不出來他是第1型糖尿的病人。 -
健保放寬CGM給付 糖尿病童免扎手指可即時監測血糖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05近日有位11歲女童,診斷確診為第1型糖尿病後開始接受胰島素治療。由於女童運動量較大,自我監測的指尖血糖數值發生多次低血糖事件,但其中幾次並未出現明顯低血糖症狀,故安排連續血糖監測(Continuous GlucoseMonitoring,CGM)檢查。在1週的裝機期間,醫療團隊加強其碳水化合物攝取計算及低血糖處理的訓練,目前病人的低血糖頻率顯著改善。 -
糖尿病「3多1少」症狀僅占1成 醫曝手腳麻是重要警訊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938根據國健署推估,目前台灣已突破250萬名糖友,糖尿病及其所引發的併發症更是不容小覷。糖尿病是全身血管系統的殺手,往往從小血管病變開始,常見末梢血液循環不佳的情況發生,進而釀成大小血管病變,甚至出現神經受損的神經病變,一旦病情控制不佳,容易引起心臟病、中風,嚴重恐致失明、洗腎或截肢。 -
血糖不控制併發症比你想像多 糖尿病4種診斷方式1次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6105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台灣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普及率高達11.1%,其中第2型糖尿病占比達9成以上,而肥胖、具有家族史以及有妊娠糖尿病者都是好發族群。 -
妊娠糖尿病風險高! 健保署放寬「連續血糖監測」給付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574中央健康保險署112年11月1日起放寬「連續血糖監測」支付條件,將「懷孕之第2型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且接受胰島素注射者」納入給付範圍,且第1型糖尿病病人(領有重大傷病卡者),檢測由「間隔3個月」放寬為「間隔1個月」,1年約512人次受惠。 -
糖尿病患者吃什麼好?5種低GI食物 吃了幫你控制血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80糖尿病會帶來重大的健康風險,包括心臟病、腎臟病、神經系統疾病和視力問題等併發症。在美國有超過3400萬人患有糖尿病,占總人口的10.5%,其中大多數是罹患第2型糖尿病。不管是第1型糖尿病,還是第2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調整生活方式和使用藥物治療,最重要的是,患者也應改變飲食方式,少吃白麵包或其他高升糖指數的食物,轉而食用低升糖指數的食物來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