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窒息
-
寶寶等不及在救護車出生 急診醫師著兔寶寶裝即刻救援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774振興醫院婦產部產科孫大威主任表示,急產的定義是,從有產痛,到生產完成分娩,整個過程少於3個小時,其實急產的發生率並不高,發生率大約只有2%,而且大部分都發生在經產婦,初產婦發生機率就更低了,因為經產婦的子宮頸曾被撐開過,彈性變得較為鬆弛,容易再次撐開,當胎頭往下降時,子宮頸擴張的速度會比初診婦來得快。 -
預防嬰兒猝死症該趴睡?仰睡? 專家提5不原則解迷思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82根據研究顯示,趴睡是導致嬰兒猝死症的重要危險因素,由於寶寶仰睡時,食道在氣管的下方,吐奶逆流的液體因重力往下方透過吞咽進入食道,不會引起嗆到或窒息的問題,反而是趴睡或側睡,恐因逆流的液體進入氣管機會增加,造成嗆傷或窒息風險大增。因此,家長應特別注意嬰兒睡姿及睡眠環境的安全,才能幫助孩子擁有香甜的睡眠品質,降低意外發生。 -
110萬劑莫德納今發配 陳時中說明各縣市分配數量3原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87美贈台莫德納疫苗,今(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發配110萬劑,指揮官陳時中強調,分配有3項原則,包含各縣市第5類未接種疫苗民眾、已接種第1劑數量、65至74歲長者30%人口數,第7類或計畫性施打不在配額中;同時,新增接種新冠疫苗後死亡14例,與3例疾病危及生命注射後死亡個案。 -
接種AZ疫苗後死亡添34例 目前累計178例解剖26個案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53新冠疫苗施打統計至6月23日,已有174.6萬人次接種,包含牛津AZ約165萬劑、莫德納疫苗約9.5萬人次,人口覆蓋率約7.43%,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新增34例,累計178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未發現直接相關案例。 -
接種後死亡新增35人 解剖16人無發現與疫苗直接相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88今(22)日中心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35例接種新冠疫苗後死亡個案,包含16女與19男,年齡介於41至91歲,當中25人是75歲以上年長者,3人50歲以下,有16個案家屬接受解剖確認死因,15例有心血管疾病。 -
出生不足1500公克腦麻風險增20倍 高危險妊娠應慎防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1596從數據上不難得知,腦性麻痺確實是早產兒常見的腦部受傷後遺症之一。美國杜克大學長期針對新生兒腦傷的臨床研究發現,寶寶早產、缺氧、出生體重不足,有較高比例發生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傷(HIE),若能把握出生後72小時內使用臍帶血回輸治療,病情可望獲得改善。 -
睡眠呼吸中止症害枕邊人睡眠障礙 這些人是高危險族群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00張先生不知自己睡覺打呼狀況如此嚴重,睡眠檢查發現,罹患中度「睡眠呼吸中止症」,在醫師建議下,使用攜帶型陽壓呼吸器治療,夫妻兩人睡眠品質均獲得改善。 -
別小看喉嚨發炎疼痛 病程持續好幾天趕緊就醫卡實在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867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耳鼻喉科柯皓允醫師指出,喉嚨是呼吸道、消化道對外的通道,在呼吸、進食的過程中,容易接觸到病毒、細菌等各種病原體,若遭到感染便會出現喉嚨發炎、腫脹、疼痛。其中,感冒是喉嚨痛最常見的原因,以病毒感染為主。過於勞累、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等狀況,都會增加感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