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突發性
-
手麻腳麻快中風了?醫揭中風危險因子 改善血循可預防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129腦中風發作通常來得突然,程建中醫師指出,如果出現:(1)單側手腳無力、發麻。(2)臉歪嘴斜,無法控制表情,甚至口水不自主流出來。(3)說話口齒不清、像大舌頭或含滷蛋。出現以上症狀時很可能是中風,應即刻送急診救治,把握黃金3小時立即施救,注射溶解血栓藥物,恢復健康的機率較大。 -
睡眠呼吸中止症恐增耳鳴風險 耳聾發生率是正常人2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3760歲的王媽媽(化名)因眩暈長期反覆發作,吃藥未見改善,抽血檢查未發現貧血、高血脂問題,由子女帶媽媽來看診,診間發現患者身型肥胖、脖子較粗短,且問診時家屬反應,王媽媽的鼾聲可從2樓傳到1樓,且有健忘問題,經過睡眠檢測發現,王媽媽患有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經過正壓呼吸器治療2星期後,眩暈症狀不藥而癒,健忘情形也獲得了改善! -
突發性、無痛感單眼視力模糊恐眼中風! 醫曝危險因子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740恩主公醫院眼科醫師陳彥晟表示,眼中風病人通常會有突發性、無痛的單邊眼睛視力下降,有部分人可能會因血栓溶解而自行好轉,但另一部分病人會因症狀輕微容易拖延就醫,常是併發其他症狀才警覺治療,此時對治療後的恢復程度會有很大的影響。 -
腸病毒威脅不分季節 病童高燒超過39度、皮膚長滿紅疹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50腸病毒威脅1年4季都會有,常見於10歲以下孩童,但其他年齡層甚至成人也有感染風險。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蘇軏說明,腸病毒病例數以往大多是在3、4月時升溫,5、6月達到高峰後慢慢下降,直到9月開學後再度出現一波流行。尤其去年11月時曾出現重症病例,民眾千萬不可輕忽。 -
跨年派對攻略!演唱會嗨翻天 高分貝環境帶來聽力損失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76李宏信醫師說明,耳朵可分成外耳、中耳、內耳3部分,當內耳的蝸牛體神經細胞被破壞,或是內耳血管阻塞時易產生耳鳴。尤其民眾若遇到噪音傷害、病毒感染、外力撞擊、過勞、焦慮、緊張、睡眠不足和工作壓力等情況,影響自律神經的控制系統失調,促使內耳血管收縮,內耳神經血液循環不良,造成內耳供血不足,因而造成神經萎縮壞死,進而產生耳鳴、眩暈等症狀。 -
賴向華急性心肌梗塞享年56歲! 氣溫驟降慎防猝死意外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6632這幾天入秋首波寒流來襲,氣溫驟降,全台有感,又有心梗猝死不幸消息傳來!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指出,衛福部口腔健康司司長賴向華今(19)日凌晨在住家,被妻子發現身體冰冷、失去呼吸心跳,經醫護人員搶救後,仍宣告不治,享年56歲,研判死因疑似為天冷引發急性心肌梗塞。 -
鬧鐘響、手機對話聽不見!小心耳中風 及早就醫防聽損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408民眾如果突然出現單側聽力聽不見,或者突發性耳鳴、頭暈等症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部長田輝勣提醒,務必儘速就醫,耳中風越早治療,復原效果越佳,否則可能會造成終生聽損。 -
秋季郊遊小心蚊蟲和蜂螫!自保4撇步 防後遺症找上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10在這個秋高氣爽、陽光溫和的季節,特別適合從事戶外踏青、健走等戶外活動,但最怕成群虎頭蜂來襲、叮咬,急診醫師提醒,登山時,切忌穿著鮮豔、塗抹香水;如果遇到虎頭蜂盤旋,不要用手或樹枝驅趕,應迅速且安靜離開,不可尖叫大喊或揮動雙臂,一旦動作激烈,就可能引發蜂群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