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科技
-
肌少症易增骨折風險 AI模型助早期預測、優化長者健康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009隨著人口高齡化及生活作息之影響,影響健康與生活品質的肌少症(Sarcopenia)近年來備受關注,臺北醫學大學偕同臺北神經醫學中心、臺灣生醫創新學會(TiBIA)等單位11月8日舉辦「肌少症國際研討會」,邀集美、日、港等國內外學者專家與會,共議肌少症之醫療、復健及公衛等議題,肌少症易增加跌倒、骨折等風險,盼能提升國人對肌少症的認識與重視。 -
加速醫療數位轉型!衛福部推動臺灣智慧醫療學校 預計11月19日正式上線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831為了培育跨越臨床與科技的關鍵人才,衛生福利部資訊處推動國內首個專為醫療數位轉型設計的線上教育平台—「臺灣智慧醫療學校」,聚焦醫療資訊安全、醫療大數據、醫療AI與醫療資訊等4大核心領域規劃正式課程架構,目標在於系統性培養醫療資訊長(CMIO)及其相關專業體系所需的跨領域能力,預計今(114)年11月19日正式上線。 -
乾癬病友不再遭拒!乾癬協會邀美髮業加入乾癬友善美髮聯盟 助病友追求自信
醫美減重 / 護髮生髮植髮6831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剪髮是日常小事,但中重度乾癬患者外出理髮卻是一大挑戰,常因病灶模樣可怕,而被誤解為傳染性疾病,遭拒絕服務。為此,醫界、學界、美髮界推出「乾癬友善美髮聯盟」,弘光科技大學美髮造型設計系、明星御用美髮設計師Miyake老師推廣「好癬有你,美麗覺醒」美髮設計師乾癬教育課程,讓更多美髮業者了解乾癬,接納患者。 -
蒼藍鴿告別近視! 大學眼科:新型植入式隱形眼鏡詢問度飆升20倍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369台灣近視人口不斷攀升,視力矯正已邁入「第四次視力革命」。大學眼科今年引進全新一代EVO ICL「微中央孔後房型」植入式隱形眼鏡後,門診詢問度已飆升20倍,成為2025年最受矚目的視力矯正技術之一。這股風潮甚至吸引知名醫師兼YouTuber「蒼藍鴿」於10月親身體驗,術後視力恢復至1.2並表示極高滿意度,使EVO ICL成為醫界的熱門話題。 -
COP30氣候峰會將於巴西貝倫展開!台灣氣候調適投資不足 亟需科學整合機制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6726第30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將於11月10日在巴西貝倫舉行,各國將提交更新版國家自定貢獻,檢視減碳目標執行進度。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三位專家從溫室氣體減量、氣候資金與氣候調適等面向,剖析本屆峰會焦點。專家指出,全球減碳速度仍遠不及控制升溫攝氏1.5度所需,氣候資金雖逐年成長但缺口依舊龐大。專家特別強調,台灣除了加速減碳,更應大幅提升氣候調適投資,建立跨部門整合機制,以科學數據為基礎制定調適策略,才能有效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巨災風險。 -
換季擦再多保養品也難吸收? 無針導入保養告別敏感肌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4819「這類型的無針水光的關鍵技術,在於它能幫助吸收養分與水分,達到更深層、持久的修護。」黃仲立醫師說,許多患者在療程後回饋,肌膚明顯更水潤透亮,上妝更服貼,甚至連保養品的吸收力也變好了。同時,可依照不同膚況,客製化搭配導入精華,達到有針對性的保養效果。 -
健康老、快樂住! 陽明交大開設高齡友善住宅規劃課程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708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除了醫療與照護,住宅設計能否跟上高齡化腳步,不僅是家庭要面臨的挑戰,也攸關高齡友善城市營造。為此,陽明交大特別針對建築與設計專業人士,開設「高齡友善住宅規劃培訓課程」,希望從建築設計的源頭出發,讓高齡需求成為住宅規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
別小看開瓶蓋、提物品! 研究:握力減弱反映健康警訊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5507提拿物品、開瓶蓋到打掃家務,這些日常生活中平凡的動作都少不了握力的幫助,近年來「握力」已從單純的力量測量,演變為評估身體功能與健康狀態的重要觀察指標,尤其在高齡族群中更具意義。董氏基金會引述一篇 2025 年 3 月發表於《老化臨床與實驗研究》期刊的研究指出,憂鬱症、高血壓、糖尿病、阿茲海默症、骨關節炎等疾病以及日常活動困難都與握力衰弱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