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神經萎縮
-
老師工作壓力大 長期偏頭痛又犯眩暈真難熬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592收治黃老師的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眩暈症的發生也可能伴隨嘔吐或頭痛等症狀,像「眩暈合併前庭型偏頭痛」好發於過去有頭痛病史的患者身上,發作時,患者須承受眩暈及頭痛的雙重打擊,並且會畏光、怕吵,苦不堪言!若不積極就醫,不僅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且症狀將逐漸加劇,越發難以治療。 -
高血壓患者可能面臨耳鳴困擾 找出病因才能對症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1085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高血壓看似與耳鳴牽扯不上關係,其實兩者具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性,根據臨床研究發現,有約10%的高血壓患者都經歷過輕重程度不一的耳鳴症狀,患者主訴多半為耳邊有蟬叫聲或嗡嗡聲,少數較嚴重情形下則會出現尖銳刺耳的聲音。當耳鳴病情加重,雜音會愈來愈大,愈來愈尖銳,甚至發作時間長達24小時,成為全日性耳鳴,恐造成聽神經不可逆的傷害。 -
姿勢不良恐引來頸性眩暈 這些族群應特別小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765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分析,像作業員、工程師等需要經常維持同一姿勢的職業,或者長時間低頭、用不正確姿勢滑手機、使用3C產品,長期下來便可能造成頭頸部血流不暢而引發「頸性眩暈」。 -
藝人工作壓力大 因眩暈症中斷事業不在少數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813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多種原因都可能引發眩暈,門診中,不少患者為梅尼爾氏症(Meniere's disease)引起,梅尼爾氏症又稱為內淋巴水腫,也常被稱為「壓力病」,過度緊張、焦慮、生活壓力等因素造成內耳血管收縮,血液及養分供應不足時引發內耳神經萎縮、壞死,或是內耳三半規管因淋巴液腫脹,壓迫神經而造成眩暈。 -
耳鳴不見得是內耳問題 也有可能是糖尿病併發症之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850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糖尿病患者會容易血管病變,導致神經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耳血管硬化、神經萎縮而引發耳鳴,需從飲食、運動及藥物治療著手,使內耳循環改善,耳鳴方可獲得緩解。 -
懼高症易有眩暈感? 專家表示問題出在人體平衡系統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5853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現代都市人中有91%的人出現過懼高症狀,其中10%屬臨床性懼高。懼高症最主要感受的症狀之一是眩暈感,這與視覺信息缺乏有關。身處高處往下看會產生恐懼而景象一片模糊,使人視覺信息大減,因而失去平衡,產生眩暈感。 -
學生族暑期狂熬夜 日夜顛倒眩暈來敲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9201眩暈是現代人的文明病,漸漸與年紀無關,只要有壓力、作息不規律、睡眠不足皆會造成眩暈。眩暈發生成因不只因為老化,也與生活作息密切相關,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說明,若長期熬夜、日夜顛倒也容易造成自律神經失調而使眩暈找上門,而這類型病因多發生在年輕人身上。 -
耳鳴是生理退化警訊 研究:與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相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002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國人易忽視的病症,睡覺時若口鼻呼吸氣流停止大於10秒就屬於睡眠呼吸中止症。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說明,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的大腦無法在睡眠時獲得足量氧氣,導致排毒不佳,腦內堆積的蛋白質無法及時代謝,大腦就易引起發炎反應,導致患者昏沉甚至耳鳴,全身也會出現一堆毛病。